首页本会介绍-动态信息-项目合作-资助鸣谢 译经动态-古今译坛-珍藏宝典宁玛-萨迦-噶举-觉囊-格鲁-本波民俗文化-圣地寻访-唐卡故事-专家学人 课程学习-学员之家-读书禅修-下载区奇人异事-非常专题资讯互递-慈善援助-放飞生命-义工社区 怎样入会-会员活动-咨询服务-会员专栏TBCN论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藏传佛教 - 宁玛 - 寺院学院
发表日期:2015年6月26日 编辑:admin 有4640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世界上****的佛学院——喇荣五明佛学院

距色达县城20余公里有一条山沟叫喇荣沟,顺沟上行数里,蔚蓝苍穹之下,银岭碧草之间,数千间赫红色的木屋,如众星拱月般簇拥着几座金碧辉煌的大殿--它就是藏于深山中的喇荣寺五明佛学院。 色达,藏语意为「金马」,传说因在这片富饶而美丽的草原上曾发现过「马头」形金子而得名。色达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北部,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属典型的川西地槽系巴颜喀拉山褶皱带,平均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日照充足,为高原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零下1度,长冬无夏。有着草原、湖泊、河流……以及绚丽多姿的藏族风情,闻名避迩的喇荣寺五明佛学院更是令人心神往之。

 

 


      四川省色达县喇荣五明佛学院是大密乘虹光身静处,位于康区境内。历史上共有七种无误金艺刚授记对其作预言。此地曾被护法神赞誉为“成就四业之圣地”。因此,持明者德将多吉于一八八零年在此兴建佛学院,树立宁玛(前译)派讲修法幢。有数十人曾在此成就虹光身。

      一九八零年,法王晋美彭措吉祥贤在****世敦主仁波切的修行地——色达喇荣、即大密乘虹光身静处,创建了修学不偏佛法的大学院。一九八七年五月十五日,十世班禅大师亲自致函色达县人民政府,批准学院正式成立,并赐给学院亲笔题写的“喇荣五明佛学院”之匾牌(藏文)。赵朴初会长也为学院亲笔题写了院名(汉文)。学院的课程设置分显教、密教和共同文化三大部分。显教又设有戒律、因明、俱舍、中观和般若等,密教有设有续部经典、各类加行、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和窍诀等。共同文化课设有声明、医方明、藏文等内容。

 


     学院现有藏族常住四千多人,汉族常住僧尼两百余人,汉族常住居士与国外学法者一百余人。这些国内外的学生,皆是自愿来到这远离内地、平均海拔四千多米,气候寒冷、各方面条件都很艰苦的雪域,学习修行精深博大的藏传佛教。十六年来,学院培养出一百五十多名高中级人才,他们在多康等地创办道场并在纽约、香港等地建立喇荣显密中心,为继承藏族****传统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弘扬佛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该院以戒律严格,艰苦修行树立宁玛讲修法幢而著称,是享誉中外的大圆满讲修学院。该学院在人数上,在师资与教学质量上都堪称一流水平。一九九三年,纽约世界报等报刊称该院为世界上****的佛学院。这是名符其实的。经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传授大圆满的弟子中,已有出现成就虹身者,逝后****缩小者以及出现续部所说的虹光,身响等标志者,和得中阴成就者……

 


     早在二百多年前,大成就者多珠根桑银彭在《未来预言》中写道:“色达当天喇沟处,乌金化身名晋美,赐给四众菩萨徒,显密正法如明日利生事业高如山,清净徒众遍十方,结缘其者生极乐”。这里的“色”指色达,“阿”指学院左边的啊拉神山,“当”指学院右边的当金神山,“天”指学院前边的树天女神山,“喇沟”指树天女神居住的喇荣沟。此预言受记了法王的名号眷属地址、事业;特别是凡与法王结缘的信众,必定能往生极乐世界。如是授记中所说的宏伟的利生事业如今正在广大,深入人心。让我们共同祝愿:无垢正法,****住世。

 


 

五明佛学院每年有四次大型佛事活动,即:

一、神变月的持明****会
  时至五浊,业深惑重,虽有应世大德倒驾慈航,来此娑婆,欲拔济诸有情苦,然仅凭自力并非能圆满弘法之大愿。故需借任运成就事业之力量——半个月中以观音九本尊心咒的观想修念,来成就怀业,怀业有成则易利于人非人等,以了知勾招彼心,令入佛门。
  圆满心咒数量:观音九本尊心咒15万

 


 

二、萨迦月的金刚萨埵法会
  为了息灭轮回中的果业——天灾人祸等及因业——烦恼和业障,而励力忏悔轮回中的苦因苦果。

圆满心咒数量:金刚萨埵心咒40万

 


 

三、明净月的普贤云供法会
  为了增上世人的福报、财富、寿命而进行云供,乞求彼等。并随普贤行愿而发十大愿,成就增业。
  圆满心咒数量:
  地藏长心咒1万
  遍及普贤行愿品100遍
  或地藏短心咒10万遍

 


四、游戏月的极乐法会
  为令沉溺三界的痛苦有情得到大安乐,解脱轮回,而祈求阿弥陀佛往生清净刹土,及以极大快乐。此为诸佛所示殊胜不共的事业。
  圆满心咒数量:阿弥陀佛心咒30万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2006-2020)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蜀ICP备20023647号-1 版权所有: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

藏传佛教文化网: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代建网站 招募信息

技术支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维护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