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会介绍-动态信息-项目合作-资助鸣谢 译经动态-古今译坛-珍藏宝典宁玛-萨迦-噶举-觉囊-格鲁-本波民俗文化-圣地寻访-唐卡故事-专家学人 课程学习-学员之家-读书禅修-下载区奇人异事-非常专题资讯互递-慈善援助-放飞生命-义工社区 怎样入会-会员活动-咨询服务-会员专栏TBCN论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译经院 - 古今译坛
发表日期:2015年7月3日 出处:梵佛研 范晶晶 编辑:admin 有3647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汉译佛典与译场

巴利语、汉语与藏语三大佛教传承体系之中,汉译佛典数量**多、卷帙**为浩繁。在源头文本大多已经不存的情况下,汉译佛典保存了大量部派佛教的文献内容,对于了解早期佛教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些佛典的汉译,绝大部分是由掌握源语言的外国译主与掌握目的语的汉地僧人共同合作完成的。不谙汉语的“梵客”与不通梵语的“华僧”,在译场中精诚合作、共襄译事,可谓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明〕 丁云鹏 《白马驮经图》

    所谓译场,既是指佛经翻译的场所,也是指中国古代组织佛经翻译的一种分工合作的集体组织,**少由译主(宣讲或口译佛经原本)、笔受(记录并润饰佛经译本)二人组成,**多可达到数十种职务的分工(还包括证梵本、证梵义、润文、正字、检校等)、人数不限。

    译场这一形式的诞生,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佛经的源语言是记音的屈折语(梵语或西域胡语),而汉语则是表意的综合语,二者之间差异很大,其交汇被学者们戏称是“眼睛与耳朵的相遇”。当时学习外语的条件又极为有限,精通双语者可谓凤毛麟角。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译场的翻译模式,既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译本的准确性与可读性。于是,合作译经逐渐成为佛经翻译的主流,并发展为成熟的译场制度。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佛经汉译活动也随之开始。尤其是在东汉末年,由于中亚内乱,大批人士来到汉地,其中就包括来自安息的安世高与来自大月氏的支娄迦谶(支谶)。安世高的译经侧重于禅法与事数(如五蕴、十二因缘等),支谶的译经则侧重于禅法与般若(如《道行般若经》)。二人所采取的翻译形式也有所不同,安世高可能是独自翻译(至少文献记载中没有透露他有任何助手),而支谶则与人合作译经。支谶与竺朔佛合译《道行般若经》与《般舟三昧经》时,竺朔佛口授,支谶传言,孟福、张莲等人笔受。这是有关合作译经**早的历史记载,也是译场制度的雏形。

    近百年来,在中亚和我国新疆等地发现了一批犍陀罗语佛经写本,其中包括《八千颂般若经》。学者们通过对比犍陀罗语本、梵语本和支谶的《道行般若经》译本,发现支谶所使用的底本很可能是犍陀罗语本。这也就是说,一些早期汉译佛典所依据的源头文本,所使用的语言很有可能不是梵语,而是西域胡语(包括犍陀罗语、龟兹语等)。


犍陀罗语《八千颂般若经》残卷(Falk & Karashima校勘)

    两汉时期佛经的翻译尚未形成自觉的系统,还处于“值残出残、遇全出全”的阶段。直到曹魏时期,朱士行前往于阗寻求《般若经》的梵本,成为第一位西行求法的汉僧。此后,随着佛教在汉地的传播,佛教徒们开始据实际需要,主动前往西域乃至印度求取完整的佛经梵本。

    三国时代最知名的译经家当属支谦,他与维祇难、竺将炎合译了《法句经》。其《法句经序》可以说是中国翻译史上第一篇自觉地讨论翻译方法的文章。支谦在《序》中指出:天竺语言与汉语迥异,“书为天书、语为天语”,而且“名物不同”,翻译是一项很难的工作。竺将炎汉语水平有限,不通的地方就采取音译,或者含糊其辞,译本“质直”、“不雅”。但参与翻译者都认为重点在于传递义理,而且“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于是支谦也只好满足于直译,“不加文饰”。直到鸠摩罗什,这种“直译”的翻译理念才有所改观。

    两晋南北朝,汉译佛典的范围、数量与质量均大大超过前期。大乘佛教的《涅槃》、《华严》等类典籍,由龙树开创的中观学经典,以及由无著、世亲开创的瑜伽行派经典等都被大量译介过来。小乘佛经的传译也日趋完备,四部《阿含》均已译出,“毗昙学”(即解释名相的“对法”或“论法”)的一些重要论典也已介绍到汉地。

    此外,应汉地佛教僧团发展的需要,各部派的戒律典籍也都被译出,如说一切有部的《十诵律》、法藏部的《四分律》、大众部的《摩诃僧祇律》、化地部的《五分律》、上座部的《善见律毗婆沙》等。就地域而言,除西北陆地丝绸之路继续为沟通中西文化起了促进作用外,南方的广州也成为僧侣与商旅结伴往来的国际口岸,并一度成为佛经传译的中心之一,译经家真谛大部分时间就在此地工作。

    在翻译形式上,佛教译经开始正式成为朝廷的宗教文化事业,由朝廷提供资金、组织人力、开办译场。尤其是在北朝,译场实现了由私人、民间到官方化、制度化的发展。例如,在秦主姚兴的支持下,鸠摩罗什主持的译场就搜罗了来自南北各地的高僧俊杰,参与弟子达五百至八百人,随他受学听法的弟子则多至三千人。不过,在译场中,也并非大家意见都一致,僧叡就曾抱怨过他的老师罗什汉语不好,“于秦语大格”、“方言殊好,犹隔而未通”。他在给《维摩诘经》作注时,有些地方也与罗什的理解不同。


    在翻译理论上,道安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说法,认为将梵语翻译为汉语,有五处与原文迥异:语序、文质、繁简、偈颂、重复;还有三个难点:删雅古以适今时、传圣言以下末俗、以今意量裁古尊。鸠摩罗什则感叹在翻译的过程中梵语的韵律尽失,如同“嚼饭于人”;又为了迁就“秦人好简”的风尚,不得不删去佛经中的繁复之处;“虽得大意,殊隔文体”。

    经过数百年的积累与发展,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译经由“古译”阶段进入“旧译”阶段:源头文本主要是来自印度的梵本,译文更加忠实于原文;由于翻译技巧的提高,也更加通顺流畅。

yle="LINE-HEIGHT: 24px; BACKGROUND-COLOR: white; MARGIN-TOP: 20px; MARGIN-BOTTOM: 0px">    外国僧人中,尤其知名者有唐初的波颇蜜多罗,武后朝的提云般若、实叉难陀、菩提流志,以及玄宗朝的不空。不空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为“开元三大士”,他所主持的译场翻译了密宗的一些经典,对唐代密宗的形成有着突出贡献。另外,随着汉地佛教流传到新罗并回流到西域等地,新罗与高昌的译经也开始采取译场合作翻译的形式。

    译事的鼎盛促进了对翻译律例的讨论。彦琮提出译经人员需要具备的八项条件,即“八备”之说,包括了对译者道德操守和语言水准的种种要求。玄奘则指出“五(种)不翻”的原则,严格维持佛经的梵语原文:

一、秘密故,如各种咒语;

二、多含故,如薄伽梵包含了多重含义;

三、此方无故,如阎浮提树,中国没有;

四、顺古故,如阿耨多罗,沿袭以前的译法;

五、生善故,如佛、般若等,引起人的敬畏之心。

    另有一些讨论译经体式的专著,如《翻经法式论》等,可惜均已佚失。不仅如此,还有两种翻译词典的问世,即《众经音义》与《一切经音义》。义净还撰有《梵语千字文》,以供学习梵语之用。


《梵语千字文》

    伴随着译事的兴盛,隋唐的佛经目录学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重要的经录有费长房的《历代三宝纪》、智昇的《开元释教录》等,二者都采用了大小乘、经律论三藏区分的编辑原则。其中智昇的《开元释教录》将大乘经分为《般若部》、《宝积部》、《大集部》、《华严部》、《涅槃部》五大部和五部外诸经,成为后世藏经分类的标准。


《开元释教录》书影

    中唐以后,印度佛教逐渐衰落,中印交通受到阻隔,译经事业也日益衰落。

    宋代设立译经院,恢复了从晚唐以来中断的译经传统。此时,印度佛教已发展到晚期,流行的主要是密教,宋代的译经也多半是密教经典。这些经典不但有些内容与佛教的传统相违背,也与儒家的伦理观念格格不入。由于理学的兴起,佛教更是遭到排斥。因此,尽管宋代为译经事业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的确也译出了一定数量的经典,但这些译经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影响却不如前代所译。

    元丰五年(1082),宋神宗废除译场相关官员,标志着汉译佛典译场制度的寿终正寝。而大约同时,西夏国也采取了译场的形式翻译佛经,1917年出土的《西夏译经图》完整地表现了当时译场的情形。


    中唐以后,印度佛教逐渐衰落,中印交通受到阻隔,译经事业也日益衰落。

    宋代设立译经院,恢复了从晚唐以来中断的译经传统。此时,印度佛教已发展到晚期,流行的主要是密教,宋代的译经也多半是密教经典。这些经典不但有些内容与佛教的传统相违背,也与儒家的伦理观念格格不入。由于理学的兴起,佛教更是遭到排斥。因此,尽管宋代为译经事业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的确也译出了一定数量的经典,但这些译经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影响却不如前代所译。

    元丰五年(1082),宋神宗废除译场相关官员,标志着汉译佛典译场制度的寿终正寝。而大约同时,西夏国也采取了译场的形式翻译佛经,1917年出土的《西夏译经图》完整地表现了当时译场的情形。


 

    大陆方面则以上个世纪30年代发现的《赵城金藏》为基础,以《房山云居寺石经》等其他8种版本为校本,完成了《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的编辑整理工作,1997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近代的国际佛教学界曾经一度偏重于梵语、巴利语等源头文本的研究,在译典之中又尤重藏译,以其与原典****对应之故。而汉译佛典则由于译语灵活多变,无法一一回溯到原本,被认为是对原典的偏离。至上个世纪,佛教的学术风向有所改变。有西方学者提出:不存在一个“原初的”、“真正的”佛教,佛教的发展史就是佛教在各地的本土化历史。近年来,国际学者开始重新认识和发掘汉译佛典,尤其重视其由于翻译年代较早而反映出的早期原典文献的字音、结构和思想,在此基础上涌现了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2006-2020)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蜀ICP备20023647号-1 版权所有: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

藏传佛教文化网: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代建网站 招募信息

技术支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维护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