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会介绍-动态信息-项目合作-资助鸣谢 译经动态-古今译坛-珍藏宝典宁玛-萨迦-噶举-觉囊-格鲁-本波民俗文化-圣地寻访-唐卡故事-专家学人 课程学习-学员之家-读书禅修-下载区奇人异事-非常专题资讯互递-慈善援助-放飞生命-义工社区 怎样入会-会员活动-咨询服务-会员专栏TBCN论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藏汉书院 - 佛学研究
发表日期:2015年7月6日 出处:会员投稿 作者:张思博 编辑:admin 有2500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藏传佛教无上瑜伽概介

文/张思博



 


上世纪九十年代气功热以来,很多人把藏传佛教的无上瑜伽教法当做世俗气功一般来讲,确有不少谬误。如今藏传佛教的发展虽更加兴旺,但很多信众想了解藏传佛教密法的体系又很难摸清端倪。本文将对藏传佛教密法无上瑜伽做一简单梳理,使读者有一大致了解以引起读者兴趣,若要深入了解,还需阅读相关专著并加以实践。


印度佛教的后期阶段,佛教密续完备,于是产生了对其判教的工作。其中**流行的判教方法是将其判为四部密续,即事续、行续、瑜伽续和无上瑜伽续(或说摩诃无上瑜伽),其中前三者又合称为外三部密法或下三部密法,简称外密。而这种判教传统也传入了藏地。


汉传佛教也有丰富的佛教密法经典,但是与藏传佛教相比就显得少了许多。而且汉传《大藏经》中仅有几部无上瑜伽密续,都是北宋即以后时期翻译的,并没有进入汉传佛教密宗即唐密系统。所以,今日较好地保留了唐密教法的日本真言宗和台密教法,都没有这几部无上密法的传承。这也使得藏传佛教密法的传承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


汉传佛教密宗十分重视《大日经》和《金刚顶经》及其分别开演出的胎藏界和金刚界两部****,此外还有《苏悉地经》;而藏传佛教虽然也有这几部经典的翻译和传承,但却更加重视无上瑜伽的密续。在汉传佛教密宗里,《苏悉地经》、《大日经》、《金刚顶经》这几部根本经典是并列平行的关系,不作高低的分判;而继承印度佛教后期判教思想的藏传佛教则认为,前者属于事续,后二者分别属于行续和瑜伽续,与无上密续还有一定距离。


 

所谓无上瑜伽,在藏传佛教认为是能够即身成佛或即生成佛的方法。当然,这只是说存在这种可能,并不是每个人学了它修了它今生就能一定成佛。但佛教其他如显宗和外密则连这种可能都没有,**快的也是要几生才能成佛。把握藏传佛教密法定义和分类的几个线索,对于全面掌握和了解藏传佛教密法乃至整个藏传佛教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一是按照传统判教分类,即上面所说事续、行续、瑜伽续和无上瑜伽续,无上瑜伽部分又有宁玛派与其他教派的不同(后文将说);二是按照密宗修行的道次第分类,即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和大圆满等;三是按照各派主修的教法分类,如宁玛派大圆满法,噶举派大手印法和那若六成就法,萨迦派道果密法以及觉囊派时轮金刚法等。


藏传佛教中,不同教派对无上密法的分判不尽相同。宁玛派由于是古译的传统,所以别具一格,将无上密法分为摩诃瑜伽(大瑜伽)、阿努瑜伽(无比瑜伽)和阿底瑜伽(无上瑜伽)三个层次。摩诃瑜伽侧重生起次第,阿努瑜伽侧重圆满次第,阿底瑜伽侧重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双运的大圆满。而此三者每个又可以再分出摩诃瑜伽、阿努瑜伽和阿底瑜伽,如摩诃瑜伽之摩诃瑜伽、无比瑜伽之无上瑜伽等。


摩诃瑜伽分为续部与修部两个部分。续部主要是幻变十八部,其中**为根本和**被重视的是《金刚萨埵幻化网续》或称《秘密藏续》、《大幻化网》。而从此教法中又开演出中阴文武百尊等一系列教法。修部共分八个部分,故称为修部八教,分出世间五部,即文殊身、莲花语、真实意、甘露功德和金刚橛事业,以及世间三部,即差遣非人、供赞世间神和猛咒咒诅。


世间三部传说是莲花生大士入藏传法时降服的苯教神灵,让他们做了佛教护法,并吸收到佛教修法之中,所以在宁玛派教法中有少量类似苯教的修法并不奇怪。阿努瑜伽方面,宁玛派所存的密续共计二十五部,**为根本的是《遍集明经》。具体又分为经教五续,经教之经教九续,经教口诀十一续。阿底瑜伽侧重无上大圆满,但也不是说没有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内容。同理,摩诃瑜伽和阿努瑜伽也都有其他方面的内容,只是侧重不同而已。


阿底瑜伽又分为心部、界部和口诀部三个层次。口诀部又分外、内、秘密和极秘密四部分,极秘密部分也就是现在流行广泛的大圆满宁提(大圆满心髓)法门,亦有翻译为大圆满心中心法门,但与印心宗所说心中心密法是两个概念,不宜望文生义而混同。此法门又分彻却(立断)和妥噶(顿超)两个部分。


新译各教派中,一般将无上密法分为父续、母续和无二续。这里的关系是并列的,而不像上面那样做层次划分。父续侧重生起次第,有密集金刚、大威德金刚及金刚手等教法。大威德金刚和金刚手的修法在外密中也有,这里无上密的大威德主要指的是黑阎魔敌、红阎魔敌和怖畏金刚,金刚手则是大轮金刚手等。母续侧重圆满次第,有喜金刚、胜乐金刚及金刚瑜伽母等教法。


谈到母续,这里要谈一下大手印、那若六成就法和道果密法。所谓大手印,可分为显宗大手印和密宗大手印。显宗大手印又名止观大手印、实住大手印或中道大手印,即是通过修习四瑜伽的止观从而达到成佛之方法。密宗大手印又可分为方便道与解脱道两种。解脱道是上等根器的弟子,在上师灌顶之后,通过对上师的信心即可证悟大手印境界,此为光明大手印。而通过修习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进而证悟大手印境界的,则是空乐大手印,也就是方便道。它是以《胜乐金刚本续》为基础,收摄了其他密续精华的一种教法。大手印法是噶举派主修的教法。


那若六成就法是印度大成就者那若巴对之前传承上师教法的总结,这些教法本身源于《密集金刚》、《胜乐金刚》、《喜金刚》、《大手印明点》、《金刚四座》、《摩诃摩耶》等无上瑜伽密续,吸收了他们各自的长处而结合成一套教法。六成就法分别是:拙火修法、幻身修法、梦观修法、光明修法、破瓦法以及中有修法。这套修法属于无上瑜伽的圆满次第,以拙火修法为基础。其实,不光是那若六法,无论何种无上瑜伽的教法,都要以拙火修法作为基础。那若六成就法本身即是空乐大手印圆满次第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手印和那若六成就法由那若巴传给藏人玛尔巴,玛尔巴将其带回藏地并传扬,从而也使噶举派重要教法。

 

道果密法是萨迦派主修的无上密法。在印度,共有九种道果密法,大多是依据《喜金刚本续》而建立,也有依据其他无上密续建立的道果法。其中一种叫做“宝教道果之道”的道果法源自印度大成就者毗哇巴。后来藏地佛教大师卓弥释迦益西来到印度学会了九种道果密法,并以毗哇巴的道果教法为基础,融合了其他八种教授,使之更加全面和完善。之后他在藏地广为传播此教法,其中一位著名弟子叫做昆贡却杰布,他后来建立萨迦寺,即是萨迦派初祖贡噶宁布的父亲。

 

无二续主要是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的无二双运,时轮金刚是其主要教法。较为不同的是格鲁派,该派认为,从显现上说,一切无上密法可分为父续与母续,而从究竟上讲,一切无上密法均属于无二续。所以,格鲁派将时轮金刚划为母续范畴。

 

除了格鲁派,大力弘扬时轮金刚教法的当属觉囊派了。时轮是指时间的轮流循转,它是本尊时轮金刚的名讳,又是时轮教法的名称,指宇宙和生命在时间中的生灭规律与其相应的内在联系。时轮分外、内、别三种,外时轮是指器情世间随着时间生灭的循环规律,从而开出时轮历法。

 

藏地历法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从汉地传入的时宪历,另一部分就是《时轮金刚本续》中所阐述的时轮历了。内时轮是指人体内的脉、气、明点随着时间的生灭规律。别时轮是指一切有情众生无始以来,本来就具有的恒常坚固不变的如来藏性亦即本初佛。时轮金刚的净土——香巴拉王国是非常著名,具传在中亚某个地方,曾一度引得西方考古学家和冒险家等前去探险。

   那么藏传佛教的弟子如何才能学习无上瑜伽呢?这里有个次第的建立。首先要学习一些重要的显宗的经论,如属于声闻乘的《阿含经》、《俱舍论》等;属于中观学的《中论》、《中观四百论》以及《入中论》等;属于般若隐义的《现观庄严论》;属于如来藏学的《如来藏经》、《究竟一乘宝性论》等;还需要学习唯识及因明等等。与此同时,还要选择一个与自己因缘深厚的密宗上师(金刚上师),但要依照经论的要求观察此上师一段时间,这在古代是三年之久,而现代人往往难以做到。密宗上师也会观察这位弟子是否合格,不过现在很多密法的传法都是大规模的,上师也很难考量每个弟子的程度与资格。第三方面就是要了解一下密宗的相关戒律,考量下自己到底能不能守持。

    师徒间互相选定之后,就可以接受灌顶。灌顶是步入密法的必经门户,一方面是授予学习密法的资格,一方面是传授密宗戒律。无上瑜伽共有四个层次的灌顶,即四级灌顶。****级是宝瓶灌HTTP/1.1 401 Access Denied ; FONT-FAMILY: 宋体; COLOR: rgb(89,89,89); FONT-SIZE: 16px; PADDING-TOP: 0px">    前行的内容藏传佛教各个教派大同但小异,即使一个教派内不同的法的前行也略有差异,如同为大圆满宁提前行法的龙钦宁提前行和龙萨宁提前行等之不同。前行可以分为共同前行与不共前行。所谓共同,是与小乘佛教的共同。内容是: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这四种厌离,目的是使行者生起坚固的出离心,共同前行一般各教派都是一样的。不共前行各派略有差异,宁玛派为皈依三宝、发菩提心、忏悔业障、积累资粮和上师瑜伽五加行各十万遍。还有一百万遍的莲师心咒和十万遍的大礼拜,大礼拜可以结合皈依或上师瑜伽之类来修,如果不算在内,就是六加行。大手印法的不共前行为四加行,即是把皈依和发心合到一起。格鲁派为皈依、供曼达、大礼拜、忏悔、上师瑜伽、水供、造佛像、金刚空行火供和三昧耶金刚法等九加行。完成了前行,在上师的引导之下即可次第的修持无上瑜伽了。

作者:张思博(四川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会员),目前在黑龙江大学宗教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2006-2020)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蜀ICP备20023647号-1 版权所有: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

藏传佛教文化网: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代建网站 招募信息

技术支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维护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