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阳乐住仁波切
2011.8.31
所谓万法,是由精神、物质以及两者的行为活动构成。精神和物质由业而起,所以无有自性,一切行为和执着自然是附属品,未曾有物,业果不虚只是梦中事。
不能改变恶习就不是法。在一切修行的方法中,空性能摧毁烦恼的根源,为了领悟空性我们应向佛陀学习。
2011.8.29
物质无法满足精神的需求,内心的不安并非名利之欲;不能以后天的经验限定生命的本质,因为心灵有无限的可能,所以要静听内心的真正诉求。
只有看清、看透、看破、方能真诚、恳切的发愿,愿能激活生命的潜能,愿我能如是发愿,利己、利他。南摩大愿地藏菩萨!南摩大愿地藏菩萨!南摩大愿地藏菩萨!
2011.8.27
世间**美的是人心。因为它能展现法界的光辉,但请不要被表面的现象障碍心性的体悟。
2011.8.26
懈怠是一切善法的障碍,是所有烦恼的出处。我们应对生命负责,不能浪费暇满人生,要精进善用稀有难得之六界具备金刚体。
无一法可得,是大乘的世界观,未知此理而迷惑于诸法的众生,自然应理解和依慈悲观待;如果无法容忍和理解你的朋友和有缘人,那表明我们的心智有待成熟。
万法无常、苦、空,所以物质上应知足。法性常、乐、我、净,所以精神上应常乐。(知足常乐)
2011.8.23
利他是真正的利己。
2011.8.21
青春靓丽的容颜如同美丽的彩虹。美丽的彩虹也像青春一样短暂。
2011.8.20
修法的核心是,世俗大悲心与胜义离戏论。净观情器为净土,诸境转道修。
一切赞美和描述都是欣赏的障碍.
2011.8.17
一切法的前行是出离心与菩提心,正行为般若与三摩地,圆满为自他二利,究竟为法、报、化三身。
2011.8.16
上进心是一切善法的基础。上进心固然不能满足于现状,需依科学的态度、批判的精神,远离、超越现有的误解、错觉、幻觉,和依此引发的一切行为和想法,方能提升生命的品格,自在解脱。
信仰能挖掘生命的潜能,也就是说能招引上师本尊的加持。
皈依三宝的佛弟子,因不断的了解三宝的功德和不共之殊胜,才能正信。
选择应依理性,但感性而被动的我们,如何主动的选择?佛说我的教法不应盲目的信仰,应寻思观察。在这个时代不缺讯息,只缺认真的思考。很多人错乱了还以为通达了。
前几天与很多老禅师交流,在心中却像是回归到了童年或本源,清静、光明、喜乐!
被信息蒙蔽的大脑,丧失深思和准确选择的能力是一种精神疾病。
修行者需要深思你是否依利他的名义耽误利己。
当遭遇无法避免的烦恼和身心的困苦时,依慈悲、接受和包容,破我利他;依智慧、看破和放下,清净无念——明、空、双运、无别。
2011.8.4
一个有修行的人应:1、减少私心杂念(我执);2、内心真诚,心无愧疚;3、遭遇任何逆境心无动摇,并能转为道用;4、对情器万有能任运的发起两种菩提心。
暇满人生:暇,就是没有被烦恼束缚的心灵;满,就是圆满了学佛的内外条件。请给心灵一点闲暇!
2011.7.31
“我”只是个概念,这个概念的命名处——物质或精神也不过是因缘和合的表相;表相的基础是表相,因为无自性。你想看到真相就需要超越表相。
安忍不是“憋”着,安忍是因为明事通理,所以远离恶习,敢于承担一切责任之无惧法忍!
我们每天受全世界的新闻、事件、时尚等信息的影响并执着的反应,还要“八卦”,为全世界“排八字”。这样的您还有时间认真的思考和关注您自己的生命吗?
不能超越时空,只有被时空束缚。不能安住当下,只有被过去和未来所困。
请不要被成长的环境和遭遇到的好坏事物限定,或因塑造的角色忘却自性,甚至入戏过深,把情绪视为自己。请不要把烟雨和乌云视为蓝天,把水滴和气泡视为大海。
智慧无烦恼染污,聪明被私心笼罩。
2011.7.25
有了听闻后的认同,加上思考后的确定,方能熏习和修行!没有反思和修行,只是“静听不闻,熟视无睹”,就很难圆满自己的人格。
2011.7.24
信息化时代如同到了精神的沼泽地,请小心选择路径,避免旋入泥潭,若不幸请不要挣扎,否则会越旋越深。您只需要放松~不要动!看着!不是看泥巴,而是看自己,做不到看泥巴也可以,只是看着!这样就能得救!不信试试。
2011.7.23
不同的文化,营造出不同的氛围;不同的时代,书写出不同的故事;在这共业所感的舞台演绎着各自的剧情,我们应互相理解和相互欣赏,因为我们也只是被动的无奈的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业。
2011.7.21
没有好人坏人,只有善念恶念。
快乐源于理性和感性的交融。
2011.7.20
盲目的追求叫执着,清醒的努力叫精进。我们应该明了开始、过程和结果是否善或恶,和对自他的意义后,选择所行的事业。
2011.7.19
“仁者人也”。今天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成道日,观音代表我们的良知良能,虽然我们不能降服其心,也不能没有不仁之感。忏悔!因食欲忽略其他有情生命;惭愧!我们已麻木不仁。双手合十祈请观音菩萨并发愿:戒杀、吃素、放生。
2011.7.18
五音不全也可以唱,四肢残缺也可以跳,因为我们共有一颗圆满无缺的涅槃(远离痛苦的大乐)自性。
2011.7.17
请不要抱怨和忿怒,因为你所看见的一切都是你自己。
2011.7.16
通过佛陀、科学家,我们在理上明白万法因缘生,无有自性时,我执就少了,心量就大了,干什么都不那么执着,办事的质量和数量都会提高,人就自在多了;当明白因果不虚,各有所报,人的公心就大了、多了,生活的目标就正确,生活会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了。
2011.7.15
当我们忽略已经拥有的,那追求和渴望的意义何在。
2011.7.14
五欲(财色名食睡)的追求是为了得到快乐,在追求所谓快乐的过程中贪欲变成了习惯,也变成了享受快乐的障碍。
2011.7.13
对别人的缺点很敏感,并习惯动怒的人,会成为烦恼和痛苦的制造者,快乐和幸福的掠夺者,尤其是那些家庭和团队的核心人物。
2011.7.12
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所谓“当下”并非过去、未来的痛苦、快乐等烦恼和情绪,也非今天、刚才、这一刻、现在的所有的起心动念。“当下”是无念、是心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当下”这一词我们需要思考,需要领悟,需要修持。
2011.7.12
虽然我们本有纯粹理性、智慧的境界,但它需要我们首先脱离情绪的污染。情绪的污染怎么脱离呢?简单讲,就是用正面的情绪抵制负面的情绪,然后将这种正面的情绪不断升华,它就可以和智慧结合。因为他们本就是一体。
2011.7.10
佛陀不是总结你我的情绪,而是传递究竟的真理,我们要依寻求真理的心!聆听佛陀的教诲,启用我们作为人的财富——领悟的能力;虽然我们对此本能已很陌生,但只有他才能体证佛的本意。
2011.7.9
(1)业、是能量。万法依能所现,依能所变。造业是中性词,因为有善业、恶业、无记业。造业的工具有身体、语言、意念。业的大小不在于做什么事,而在于做事的态度;所以看似在行善,其实也有造作恶业的可能。你越执着越认真,习气就越重,烙印就越深,能量就越强,果报就越重。
(2)我们应审视自己的念头,因为我们对真理的无明和对现象的无知而烦恼、执著,我们越执着,就越需要小心。
2011.7.8
无常是变化、是速度,万物因变化和速度而显得坚固可靠,然而无常令我们来不及享受天伦、来不及孝顺父母、来不及实现理想、来不及享受生活,或者依以上理由忘记了、忽略了无常,而浪费了人生。如果是这样,佛教导我们常念死、念无常。
2011.7.7
人生之所以难得,在于人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依**小的投资赚取生命的****利益。但我们把所看到的“光合作用”、表面的现象、幻象、假象当真,对这个感官世界无任何反思和调查,反而认真的、执着的、全身心的投入,义无反顾的奉献生命的全部力量,这样的投资你赚了吗?
2011.7.6
出离心源于深度思考后的反省,看到真相后的畏惧,承认错误后的悔改,是看到希望后的批判,是发现无知后的羞愧,是听到母亲呼唤时的不顾一切,是离苦,也是得乐。
爱是生命的本质,在地震、海啸、战争等苦难来临时我们会经验比较纯粹的爱,但我们却常常在无明、自私、欲望、贪婪、执著、怀疑、猜测的遮蔽和污染中感受爱、给予爱。我们应依现有的爱心作为开端,不断的挖掘和拓展爱的深度和广度,因为爱是智慧和快乐的家园。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动物也有爱恨亲疏,也会吃喝玩乐。跟人的区别在于品质和指数,在于审美和品位。快乐指数的高低与审美品位的深浅不在于行为而在于智慧。动物因人的训练而更加聪明,人因圣贤的启迪而更加智慧。
幸福无处不在,就看你有没有发现幸福的审美和品味幸福的闲暇。所谓“知足常乐”,需是了知和通达本自具足、常乐我净之自性,并非无奈、逃避之借口。
2011.7.2
我们的烦恼不能作为思想的载体,依圣贤的言教作为思考的依据,这样才能启迪心智,贴近真实。
2011.7.1
我们的情绪也跟生理有关。天体的运行如月亮影响着潮汐和我们的生理、心理。日食时我们的智慧气脉易行,所以是行善积德的好机会,也是念佛持咒的良机。
2011.6.30
享受快乐叫幸福。令你不能经验幸福的情绪、思想、概念、执著叫烦恼,你不被烦恼所困就叫放下,能放下就快乐幸福,哪怕是暂时的。
2011.6.25
就生命内在的品德和生命能达到的高度来讲,一个人外在的地位与他人格的健全和完美是没有办法相比的。不论地位的高低,一个人的品格、修为、智慧和内在的境界才是根本,是生命的真正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