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会介绍-动态信息-项目合作-资助鸣谢 译经动态-古今译坛-珍藏宝典宁玛-萨迦-噶举-觉囊-格鲁-本波民俗文化-圣地寻访-唐卡故事-专家学人 课程学习-学员之家-读书禅修-下载区奇人异事-非常专题资讯互递-慈善援助-放飞生命-义工社区 怎样入会-会员活动-咨询服务-会员专栏TBCN论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译经院 - 古今译坛
发表日期:2015年8月27日 出处:网络编辑 作者:藏传佛教文化网 编辑:admin 有4410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分别是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四大译经家精通佛教义理,娴熟中、印两国语言文字,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鸠摩罗什三藏法师

fice:office" /> 

鸠摩罗什译经图

    鸠摩罗什在长安组织了中国历史上****个官办性质的译经场,与弟子共译出佛典74部584卷。鸠摩罗什的翻译以意译为主,而且注意修辞,译文流畅,很有文采。主要有《摩诃般若》、《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金刚经》、《阿弥陀经》、《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大品般若《小品般若》等,系统介绍了大乘中观派的思想体系

  鸠摩罗什的翻译事业,在当时是空前的。他的成就,不仅在所译经论的内容上,****次有系统地介绍了根据般若经类而成立的大乘性空缘起之学,而且在翻译文体上也一变过去朴拙的古风,开始运用达意的译法,使中土诵习者易于接受理解,而为义学方学开辟了广阔的园地。他的译文以‘曲从方言,趣不乖本’(见慧观《法华宗要序》)为原则。因此他所译经论,特为中土佛徒所乐诵,且对于后来的佛教文学发生了一定的影响,大乘根本教理的移植和弘传,应归功于这位大家

 


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  

    鸠摩罗什门人号称三千,盖当时义学沙门云集长安,多趋于他的门下。又罗什译经,常随即敷讲,参加译场的诸助手便成了听受义理的弟子。其中**著名的为僧肇、僧睿、道融、昙影等,后世有四杰、八俊、十哲之称

 

真谛三藏法师

真谛法师

    真谛(499~569)西天竺优禅尼国人,婆罗门种,原名拘那罗陀精通大乘佛教梁武帝大同年间敕命张氾等送扶南国使臣返国,又遣聘中天竺摩伽陀国,请名德三藏来中土弘法,并求大乘诸论、《杂华经等。真谛远闻行化,仪轨圣贤,搜选名匠,惠益氓品,彼国乃屈真谛并赍经论恭膺帝旨。真谛法师素蓄在心,涣然闻命,携带大量梵文经典乘船大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抵达中土之南海太清二年闰八月始抵达都邑建康。武帝面申礼敬,安置于宝云殿,竭诚供养正准备开始译经之时,发生“侯景之乱”,真谛于是辗转来到富春,才开始译经由于南朝形势动荡,真谛法师在华二十余年,不遑宁处,但他随方译出经典部卷之多,仍为同时诸译师所不及

 

真谛法师译《律二十二明了论》

中国佛教史上译经名家辈出而其中译经**多、影响****之四位译经高僧被世人尊为四大译经家。又有两种说法:一为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二为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义净。无论哪种说法,真谛皆为其中之一。

据《续高僧传》载,共译经论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历代三宝记》所载则为四十八部、二百三十二卷,《开元释教录》刊定为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真谛所译经论,除《转识论》《大乘唯识论》等唯识论典外,另有《金光明经》《弥勒下生经》《仁王般若经》《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律二十二明了论》《中边分别论》《十七地论》《俱舍论释》《大乘起信论》等,其中以《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影响****,乃南朝摄论学派之主要理论根据,真谛亦被尊为摄论宗之初祖

 

真谛法师译摄大乘论书影(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玄奘三藏法师


明代木版刻印大藏经《洪武南藏》之扉画:玄奘法师译经图

    玄奘(公元600~ 664年),中国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玄奘12岁出家,遍读佛典。因觉得当时佛典多有出入之处,令人迷惑,玄奘于是决定去印度取经。玄奘在贞观三年时,一人从长安出发,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玄奘拜住持戒贤为师,后升至该寺副主讲。玄奘在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其后,玄奘在唐太宗的支持下在长安大慈恩寺设译经场,与弟子等人专心翻译所带回的佛典

 

玄奘取经路线

重要成就

创立学说

①五种姓说。进一步发挥了印度戒贤一系五种姓说,即把一切众生划分为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认为根据人的先天素质可以决定修道的结果。玄奘在此总赅印度诸家的学说,对五种姓说作了系统的阐述

②唯识论。玄奘及其学派主张,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的自我)皆非独立存在的,而是由人们的意识变现出来的,即所谓“唯识所变”。**根本的意识称作“阿赖耶识”,是世界各种事物、现象的一切“种子”,是宇宙的本源。研究唯识论的重要著作,除《成唯识论》外,有“唯识三大部”,即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成唯识论演秘》

③因明。因明在印度瑜伽学系中就十分发达。世亲之后,经过陈那和护法的发展,因明和唯识学说就紧密地结合。玄奘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他在印度提出了“真唯识量”。回国以后,除翻译了因明的主要著作外,并对因明辩论、论证的性质作了精细的发挥,深化了因明立量的方法,又地立破的理论进行了精细的分析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上》

翻译佛经传播学说

    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5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实论》等

    另外,从玄奘由翻译而传播的学说看来,纲举目张充分反映了公元五世纪以后印度佛学的全貌。

    当时印度那烂陀寺等处的佛学,已显然分为因明、对法、戒律、中观和瑜伽等五科。他于明科译出《理门》和《入正理论》,树立了在论议基础上的佛家逻辑轨范。于对法科,声闻乘方面以《俱舍》为中心,在它以前有根本的“一身六足”和《婆沙》等论,以及其后发展的《顺正理》、《显宗》等论,他都原原本本地传译了出来;大乘对法译出了《集论》和他的注书《杂集论》,显示对法经不同于瑜伽论的特点,并指示大小对法相通的途径。于戒律科,译传大乘****的《瑜伽菩萨戒》,并辑出《受戒羯磨》以为实行的规范。于中观科,特别译出护法的《广百论释》,以见瑜伽系贯通中观的成就。于瑜伽科,则“一本(《瑜伽》)十支(《显扬》、《庄严》等)”,差不多全部译出,如上所举,可以说那烂陀寺**盛时期所传承的佛学精华,基本上已都由玄奘译传于中土了

 

玄奘法师译《大波般若波罗蜜》

大唐西域记

    玄奘口述,辩机记录的游记《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

 

 不空三藏法师

不空三藏法师

    不空(公元705~ 774年),又作不空金刚,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唐代译经家、密教付法第六祖。不空幼年从叔父游南海诸国,其后出家,十四岁从金刚智三藏学习悉昙章,诵持梵经。不久渡过南海,于玄宗开元八年抵洛阳,时年十六也有一种说法,说不空是北天竺婆罗门之子,随叔父至武威、太原,后师事金刚智二十岁时于洛阳广福寺受具足戒,因为聪敏过人,深获金刚智三藏之器重,尽得五部三密之法

   金刚智三藏圆寂后,不空遵师遗命前往印度求法,偕同含光、慧辩等人浮海西游,抵达锡兰,从普贤阿阇梨(或说龙智阿阇梨)受十八会金刚顶瑜伽及大毗卢遮那大悲胎藏各十万颂、五部灌顶、真言秘典、经论梵夹五百余部,并蒙指授诸尊密印、文义性相等。其后又遍游五印度,于天宝五年还长安,并为玄宗灌顶,期间住净影寺。因为祈雨灵验,赐号智藏,并赐紫袈裟等

    安史乱起,不空住长安大兴善寺行禳灾之法。长安沦陷,玄宗蒙尘成都,肃宗即位灵武,不空三藏虽陷身于乱军之中,屡次秘密遣使致书肃宗,肃宗亦遣使求****。代宗之时,制授特进试鸿胪卿,并加号大广智三藏,曾于太原五台山造密教道场,展开宣教活动。大历六年,表进开元以来所译经七十七部一○一卷及目录一卷,并请入藏。大历九年六月中旬,不空三藏预知时至,上表辞别,于十五日倚卧入寂,享年七十。追赠司空,谥“大辩正”,又在大兴善寺造塔安置舍利

 

不空法师

    不空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并称四大翻译家依《贞元录》记载,不空译述经典一百一十部共一百四十三卷。不空对确立梵语与汉字间严密的音韵对照组织贡献极大,疏勒人慧琳是不空弟子,撰有《一切经音义》一百卷,广引内外典籍,详释梵汉名义,对于经论解诂、正字乃至外典考据、辑佚都有很大贡献

    不空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传法弟子很多,赴狮子国以前已有弟子含光、惠銎等人。诸弟子中,不空认为能尽传五部之法者除早亡二人外,仅余六人(时称六哲),即金阁寺含光、新罗惠超、青龙寺惠果、崇福寺惠朗、保寿寺元皎和觉超,其中惠果被称为真言付法第七祖。此外,当时大德如良贲、潜真、法崇等也都参与不空译场,承受法义,造作注疏。中唐诸帝如玄宗、肃宗、代宗、德宗(时为太子)都曾依他受法灌顶或参加译事,其余王公大臣都对不空译经传法尽力护持。翰林待诏赵迁撰有《不空三藏行状》,说不空居灌顶师位四十余年,受法门人上万,由他授比丘戒之弟子也有二千人,因此他也是说一切有部一代戒师

 


不空大师译

    不空对中国密宗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随其师金刚智先来到洛阳,后又到长安,然后在长安大兴寺设立道场,翻译密宗经典,度僧受戒,使密宗在中国的影响大增

    不空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100多部,主要有《金刚顶经》、《般若》、《华严》、《大集》等

 


西夏译经图

  

    以上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由藏传佛教文化网编辑。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请重编录用及转发者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权。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2006-2020)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蜀ICP备20023647号-1 版权所有: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

藏传佛教文化网: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代建网站 招募信息

技术支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维护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