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声浑厚深长的法号吹响后,伴奏的乐队和仪仗队陆续出场,紧接着是头戴各种护法神面具的僧侣身穿法衣轮番表演。他们手持各种法器,在长法号、腿骨号、唢呐、铜钹和羊皮鼓的伴奏下,在一阵阵诵经声中,翩翩起舞。
**壮观的还是全部护法金刚出场的群舞,动作时而如风车般的旋转,时而似狂涛般呼啸,时而狂放奔跑,时而激烈跳跃,那十分有节奏动感的舞姿让人眼花缭乱。
“金刚神舞”起源于八世纪中叶。吐蕃王赤松德赞为迎请印度密宗莲花生入藏传教,并倡建西藏历史上****座佛、法、僧齐全的藏传佛教寺院“桑耶寺”。为了能降魔驱鬼,莲花生大师用特殊的法术舞蹈“金刚神舞”来征服妖魔。“金刚神舞”也因此流传下来。

“金刚神舞”,俗称“跳神”。僧人头戴各种面具,手持各类法器,在开阔场地中手舞足蹈。同时配上吹打器乐,据器乐节奏进行变岩形式的一种跳神舞。跳神无歌唱,是以哑剧形式的系列舞蹈,所有演员都要戴上牛头马面、人妖鬼怪的各相面具,手持各种法器,如刀、剑、戟、铃、钵等,身着奇异各色法衣进行表演。
“金刚神舞”有两个段落、10多个小段构成,时面青面獠牙、凶神恶煞,猛烈舞蹈,时而天母护法、高僧诵经、祝福吉祥。**后是驱妖除魔、威猛狂舞。整个舞蹈动作编排合理有序,吹、打节奏强烈得体,情节精彩,表演勇猛粗犷,奔放激烈,场面宏大壮观,给人以一种原始豪迈的美,震撼身心。

参加节日喜庆活动的群众在“金刚神舞”的精彩高潮时,会燃放鞭炮,并向空中抛洒印有经文佛像的各色“龙达”。随风飘散的硝烟中,“龙达”与舞蹈融为一体。
“晒佛节”被称为“莫郎节”的节中节。晒佛活动开始,增人们排着整齐队伍,抬着珍藏的巨幅唐卡在群众的簇拥下,来到寺院的晒佛塔。绘绣装裱十分精美、色泽艳丽的巨幅唐卡在众人面前徐徐展开。巨型唐卡高达45米,宽25米。现场多达近万余的僧人和群众全体起立,涌向巨幅唐卡佛像,把洁白的哈达虔诚地抛向佛像,以表达对佛的尊敬,并祈祷家人、庄家、牲畜的安康。

在川西高原灿烂的阳光下,草地,雪山,僧人,勤劳的牧民,构成一幅幅壮美的画卷。
公众平台声明
以上内容并不反映或代表本网站之意见及观点,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请重编录用及转发者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将被视作侵权。如果未注明作者均为作者不可查询,如原作者有异议,可联系平台留言,接受告知后网站将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