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会介绍-动态信息-项目合作-资助鸣谢 译经动态-古今译坛-珍藏宝典宁玛-萨迦-噶举-觉囊-格鲁-本波民俗文化-圣地寻访-唐卡故事-专家学人 课程学习-学员之家-读书禅修-下载区奇人异事-非常专题资讯互递-慈善援助-放飞生命-义工社区 怎样入会-会员活动-咨询服务-会员专栏TBCN论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会 - 动态信息
发表日期:2007年3月9日 作者:本会 编辑:admin 有1469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藏区寺庙网络普及与文化保护呼吁书

实施四川省藏区寺庙计算机网络普及与藏族传统宗教文化保护工程的呼吁书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藏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与其他民族不断交流和相互吸收与促进的漫长历史中创造和发展了具有特色的灿烂文化。藏民族文化至今仍然是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藏族文化也就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56个民族之中,藏文典籍之数量,在国内仅次于汉族,保护好藏族的文化,也就是保护了整个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文化 。

 

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以寺庙为中心,以政教合一的体制,一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无不与佛教融为一体,无不以为佛教服务为其发展的源泉和依归,藏传佛教逐渐成为藏族文明的主要载体,从而主导了藏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寺庙不仅是精神信仰的宗教场所,也是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医学的中心。成为了藏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对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生产等造成全方位的支配和影响。而在藏族的传统文化中,宗教文化又是其主体和核心,保护好这些宗教文化,也就是保护了藏族文化的主体和核心。

 

目前,我省藏区共有32个县,幅员面积24.97平方公里,占我省总面积的52%,全省共有藏族人口120多万人,约占全国总藏族人口的24%,是我国仅次于西藏的第二大藏区,我省藏区不仅现有寺庙及宗教活动场所 779座,僧尼69208 人,而且还有极其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和佛教文化资源。这些遗产和资源是承载包括藏民族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和联系世界的桥梁。当前,这些遗产和资源,也如我国的其它民族民间文化一样,面临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生存环境急剧恶化,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正在消失,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

 

保护和发展这些藏传佛教文化遗产,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的宗教文化的重要举措,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国家的团结统一;实现我省藏区的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宗教文化主权和宗教文化安全,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已经为抢救和保护西藏宗教文化遗产做出过巨大的努力,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伟大的业绩。同样,四川省的各级政府也为保护我省的藏传佛教文化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因为我省藏区也如全国藏区一样,藏传佛教文化遗产的无比丰富,且因藏区严峻的自然环境,以及交通、通讯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相对迟后,故抢救和保护藏传佛教文化遗产的任务依然迫在眉睫。为此,**近,党中央和政府特地支持成立了由社会力量组成的“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加大对西藏自治区的藏传佛教为主的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工作。

 

鉴于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基于我省藏传佛教文化遗产的现状,四川省康巴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作为我国****家专门从事藏传佛教文化研究的学术性、民间社会团体,通过近期对我省藏区的藏传佛教文化遗产的实地调查,认为要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资源,仅靠政府和社会之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予,积极调动广大藏传佛教界自身的力量,才能完成对我省藏区极其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和佛教文化资源的保护、研究、继承和利用工作。为此,急需培养我省藏区僧人掌握计算机、数码照(摄)像及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和保护宗教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

 

同时,应对我省藏区的寺庙及周边村落进行全面的,有关藏传佛教文化遗产(经文典籍、“唐卡”、壁画、宗教音乐、舞蹈、法会仪式及内容)为主的、物质和非物质的、宗教文化遗产的普查、登记工作。然后,根据前面的普查和培训计划的实施进度,而开展有轻重缓急的物质和非物质宗教文化遗产的复制和保护工作。

 

我们知道,要实现这一功德无量的、利益佛教文化、利益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伟大事业,则必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参予和支持。因此,我们希望并呼吁:

 

所有佛教人士、全体民众、以及国际友人,都踊跃参与和支持四川省藏区寺庙计算机网络普及与藏族传统宗教文化保护工程。

 

我们相信,四川省藏区寺庙计算机网络普及与藏族传统宗教文化保护工程,这一巨大的工程,若在我们这一代和我们这一时代得到实现,则是佛教幸甚,民族幸甚,子孙幸甚。

 

 

 

                                     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

 

编辑:alaya  来源:本会

 

版权属四川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和《藏传佛教文化网》所有,转载、复制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2006-2020)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蜀ICP备20023647号-1 版权所有: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

藏传佛教文化网: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代建网站 招募信息

技术支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维护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