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会介绍-动态信息-项目合作-资助鸣谢 译经动态-古今译坛-珍藏宝典宁玛-萨迦-噶举-觉囊-格鲁-本波民俗文化-圣地寻访-唐卡故事-专家学人 课程学习-学员之家-读书禅修-下载区奇人异事-非常专题资讯互递-慈善援助-放飞生命-义工社区 怎样入会-会员活动-咨询服务-会员专栏TBCN论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化天地 - 圣地寻访
发表日期:2007年3月29日 出处:本会 作者:白玛措 编辑:admin 有8032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噶 陀 的 魅 力

 

为了对藏传佛教文化中莲花生信仰研究作田野调查,20047月到了康区各大寺院作实地调查,在调查中感受颇深的是噶陀寺。为噶陀寺悠久的历史、厚重的寺院文化,以及富有特色的莲花生大师金刚法舞会而感叹万分。

 

属于宁玛巴之祖庭的噶陀寺又名为宁玛噶陀金刚寺,噶陀金刚寺曾受“第二佛陀”莲花生大师开光加持13次,并在《莲花生大师本生传》及许多伏藏中曾言:雪域圣地之要,弘扬空行佛母益西措嘉之密法事业的主要圣地,其加持力与印度佛陀成道之地菩提迦耶金刚座无异。在《深密伏藏康地二十五大圣地史略》中亦记,噶陀金刚座是金刚撅授命空行母益西措嘉之修行地,是功业五圣地之首,其加持力与印度金刚座无异。故噶陀寺又名为“第二金刚道场”。

 

噶陀寺位于四川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地处金沙流域的白玉县河坡乡,耸立于白龙沟德念山山腰。该寺于藏历第三胜生周土兔年(公元1159年),由宁玛派高僧当巴德协尊者倡建,距今已有近850年。因寺址建在山形犹如奋猛雪狮之背脊的中央巨石上,而巨石有“十字金刚杵”和藏文****个字母“噶”字,故取名为“巴尔嘉瓦噶陀多吉丹”,意为“吉祥尊胜噶陀金刚座”。噶陀寺历史源远流长,教义精深广博,是康区宁玛派寺院中历史**为悠久的寺院,也是当今宁玛派的主要源头。

 

作为藏传佛教宁玛派六大寺之一的噶陀寺,具有悠久的历史外,是当今宁玛派寺院中规模较大、影响较强的寺庙之一。从古至今依无上密法精粹之《经、续幻、心》法要传承至今,依训修持获得成就的高僧众多,自建寺以来至20世纪民国初期的黎亚喇·白玛登都为止,先后得到虹光身成就的修行者有10万人之众。至今,德念山上仍可见成就者虹化的圣迹。历史上噶陀寺曾有三百多座分寺,分布在四川、西藏、青海、云南等地,以及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蒙古等国。第5代巍峨益西崩巴大师驻寺时是**鼎盛的时期,在法全上一次聚集的出家僧众曾有18万之多。在司徒确吉嘉措驻寺时,曾举行4千僧众的祈福会。如今遗留和修复的寺庙有一百三十多座,在海外各地的的道场和学会有二百多。噶陀寺历代祖师、堪布们在佛陀的慈海中弘法利生,使殊胜的无上密法代代相传、师师相承。从无数的大堪布大成就者,从十三代胜师传承、十三代仲氏传承、十三代莫氏传承,相承到伏藏大师登都多杰和龙萨宁波以及五大黄金法台的各系传承,至近代第80代传承教主司徒确吉嘉措已有123位殊胜上师,其大弟子为堪钦·勒旭迥丹仁波切、江央钦则确吉洛珠仁波切、格则玖美丹南杰仁波切、堪钦坚参俄色仁波切等传承至今。承袭佛陀言教的法脉传承者们,让迷茫苦海中漂泊的芸芸众生得到光明与智慧,得到解脱,获致佛位。


噶陀寺全貌

 

近年来,古老的噶陀施展着它巨大的威力,先后兴建了寺庙殿堂、修行院、莲师光明殿及释迦殿和僧房。乘车来到白龙沟德念山山腰时,别具一格的噶陀寺即展现在眼前,噶陀寺依山就势而建,层层相叠具有立体感,让人感到焕然一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998年修建的八大白塔:堆莲塔、大菩提塔、吉祥门塔、败外道塔(示观大神变塔)、三十三天神塔(神降塔)、分合塔、加持塔(殊胜塔)、涅磐塔。八大白塔屹立于德念山腰,仿佛是守护噶陀的八位护法神。噶陀寺具有鲜明藏传佛教特色的建筑主要有大殿、莲师光明殿、佛学讲经殿、灵塔殿、灵根闭关房等。其中,念经和供奉佛像的大殿、莲师光明殿是整座寺院的标志性建筑,矗立于全寺的中心,其他建筑则密布于其四周,呈现出众星捧月之势。

 

大殿是噶陀寺的中心建筑,分为大经堂、护法殿和莲师殿。大殿前的层层台阶是噶陀寺古老而悠远的见证。大经堂是噶陀寺僧众日常诵经和举行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大经堂内常年供奉着释迦牟尼、金刚萨垛等佛像,以及龙萨宁波、江扬堪布等祖师塑像和堪钦坚参俄色大师的肉身像。经堂内彩幡高高悬垂,色彩绚丽夺目,既包含浓厚的宗教情感,又富有鲜活的民族艺术特征。每逢举行各种法会活动时,在大经堂内会依据法会的内容架造坛城,供奉相应的佛像,经堂内僧侣们在庄严的法鼓声中,齐声念诵经咒,梵音缭绕,在袅袅不绝的经音中,众生得到祥和宁静。此外大殿内还供奉了由当巴德协仁波切亲自主持,塑了三世诸佛、八大菩萨、门神、护法神等像。这些圣像内藏有从桑耶寺带来的莲花生和毗玛拉上师的金卷、全套原装幻化五部,以及卓普巴·释迦森格的法衣、素钦·释迦迥列的牙舍利、阿低峡尊者的通人冠、桑杰益希的腰橛和佛舍利子等,还存放有金字《甘珠尔》、金字《十万颂》及银字《十万颂》等1300多函佛经。岭国格萨尔王继承人——其侄子扎拉去世时,曾恭请当巴德协仁波切超度,并献上其父贾察将军的铠甲和宝剑等,现存放在大殿的二层。莲师殿中塑有高出层楼的莲花生大师圣像,鎏金溢彩,圣像旁边塑有栩栩如生的八相莲花生。连师圣像前一排排酥油灯长明不灭,誓要照亮祈请者的无明。护法殿环绕大经堂,东西南北四角都有,僧侣常年在此念经护法,为众生祈求平安。

 

噶陀寺庄严殊胜的“让朵华日”莲师光明殿矗立在大殿边。“让朵华日”是莲花生大师所居的“莲花无量光殿”,在藏传佛教中以三层四方的塔式房屋建筑来象征。三层“让朵华日”,在藏传佛教中具有它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层都具有它的佛法内涵和象征意义,它显示和象征着化身、报身、法身三身聚合。在噶陀寺莲师光明殿的三层中,分别供奉着莲花生大师、四臂观音和无量光佛。山风拂动光明殿龙头上的风铃,清脆的铃声将佛陀的意蕴,莲师的慧觉传向远方。莲师光明殿内屋梁上悬挂着形HTTP/1.1 401 Access Denied 并承担起弘传法脉的重任。

 

庄严的灵根闭关房是噶陀修行者的圣地,世俗之人企望探测的禁地。在灵根闭关房外坚实严密的铁网是僧俗两界的分界网,是闭关修持者和世俗凡人不可逾越的边界线。灵根闭关房大殿顶饰绚烂,廊柱林立,大殿庄严气魄,闭关修行者在此昼夜交替持咒诵经,法锣罄鼓声持续流畅。修行者在闭关房内潜心修行,遵循续部法意,闭关三年三月三日,闭关时不理发、不剪指甲、不沐浴净身等,从一日一餐到数日一食。每月初十、廿五时,闭关修行者在大殿内集中举行会供仪轨,祈请诸佛菩萨及莲师和空行摄受加持,为施主和众生祈福消灾,入解脱光明之道。在噶陀灵根闭关房经历三年三月三日的修行圆满后,修行者准予出关,出关时均穿上由水獭皮、绸缎等制成的华贵服装,列队下山,寺院将为他们举行隆重的迎接仪式。首先关长向活佛和僧众们报告闭关修行的情况及成果,其次寺院住持大活佛将亲自赐予每位修行出关者一顶特制的上师帽,正式授予其为弘传噶陀法脉的金刚上师。随着上一届修行者的圆满出关,又一届择优遴选的修行者进入了灵根闭关房,开始了他们对佛法的进一步体悟,对大圆满的次第修学和实践,开始了他们对此身毅力的磨练和提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老无间的更替,灵根闭关房成为佛陀言教的讲修中心,噶陀法脉的传修中心。经咒、法螺之声永未间断地环绕着灵根闭关房,回旋在德念山的上空,飘送四方。

 

噶陀寺的转经道有三:内、中、外三道,沿着这三道转经各具其功德利益。据伏藏大师言,若以坚定信念内转噶陀寺一圈,可获得三亿莲师心咒的利益;若绕行中环一圈,可获五亿莲师咒利益;若绕行外环一圈的功德,则可获十亿莲师心咒的利益。内和中的转经道上布有装满经书、咒文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转经筒,以及被转经通回廊围绕的祖师灵塔。虔诚的信众们转动着每一个经筒,犹如念诵其中的所有经咒。外转经道上处处可见噶陀的胜迹,可见供奉着莲师及其弟子塑像的莲花生大师闭关洞,以及莲花生大师法衣的印迹,司徒·却吉降措遗留在石上的脚印,上师玛尼仁青遗留在石块上的脚印,岩石上的观音菩萨像,德念山岩壁上天然形成的藏文“阿”字等,这些都是噶陀妙相神圣的象征。

 


噶陀寺略影

 

 噶陀寺享有“南瞻部洲圣胜第二金刚座”之殊誉,其历代承袭的传统法会,具有丰富深邃的宗教内涵和鲜活生动的藏族特色。因其佛教教理的规定,其法会仪式的内容丰富庄严,规模宏大,在多康藏地负有盛名。早在元朝帝师八思巴所尊之师、著名的噶陀寺主益西崩巴大师时,噶陀的法会即享有盛誉,法会由此传承至今,所举行的法会庄严殊胜,盛况空前,瑞象纷呈。如1995年,噶陀寺举行四万多各地信众参加的****会,僧俗两众济济一堂,同修三身坛城,为佛法昌隆和世界和平而共同祈祷;1999年和2004年,为纪念对雪域佛教做出杰出贡献的莲花生大师诞辰吉日,为众生祈祷和平安宁,噶陀寺举办规模盛****重,庄严圆满的****会,法会中举行了极富有藏传佛教特色的金刚法舞仪式,传达了佛法的义理,架构了圣俗两界系统和信仰体系。除大型法会外,噶陀寺一年中有较多的小型法会。每年藏历一月一日至七日(藏历新年),为降伏作崇妖魔,护持芸芸众生,辞旧迎新,噶陀寺会举行“莲师忿怒”、“普巴金刚”等密法仪轨及“噶玛”部法舞。藏历一月廿五日至二月廿五日,噶陀寺将组织僧人聚于在大殿,举行会供,为众生念诵经咒。五月十四日为吉美冷巴大师吉日、十六日为莫扎级扎切因多吉大师吉日。藏历五月廿二日为龙萨宁波大师吉日。藏历五月廿九日到六月六日,噶陀寺全寺僧众共同修持“莲师三身法”。其间六月初十为莲师吉日,全寺僧众修“上师供”、“上师密集”、“普巴金刚”、“观音”等密法仪轨,于九日至十一日的举行金刚法舞仪轨。藏历八月十六日至七月十六日,噶陀寺组织僧众为众生举行历时一个月的夏季禳灾念经活动。藏历八月一日九月一日,数十名僧人在寺内大殿为众生念诵经咒。藏历十二月一日至十二月廿九日,噶陀寺全寺僧人念诵冬季禳解仪轨。藏传佛教的法会是传统的重要的宗教活动,同时也是藏地信众的传统节日。法会云集了不远千山万水来自四面八方的信众,在海螺、号角、法鼓声中,僧俗文化被合理地融和在了一起,世间和出世间在菩提的爱心和智慧中统一在了一起,年复一年噶陀的法脉在法界中源源流传,生生不息。 

              

       编辑:靖馨   来源:本站

版权属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和《藏传佛教文化网》所有,转载、复制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2006-2020)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蜀ICP备20023647号-1 版权所有: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

藏传佛教文化网: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代建网站 招募信息

技术支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维护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