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会介绍-动态信息-项目合作-资助鸣谢 译经动态-古今译坛-珍藏宝典宁玛-萨迦-噶举-觉囊-格鲁-本波民俗文化-圣地寻访-唐卡故事-专家学人 课程学习-学员之家-读书禅修-下载区奇人异事-非常专题资讯互递-慈善援助-放飞生命-义工社区 怎样入会-会员活动-咨询服务-会员专栏TBCN论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化天地 - 圣地寻访
发表日期:2007年3月29日 出处:会友李学愚 作者:阿宗江嘎口述 编辑:admin 有7710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甘孜白玉阿宗寺简介

 

编者按:据《白玉县志》载,清乾隆七年(1742),阿宗寺(安章寺)由青海蒙古族部落“拥入”家族后裔曼德仁真清波所建。至咸丰五年(1855)成为宏传宁玛派大圆满心髓的著名寺庙,从国内康藏、青海、甘肃、上海等地和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来的僧侣络绎不绝。阿宗寺的历代活佛中,阿宗珠巴活佛为康区一代心髓派大师,有许多大圆满心随著述****。阿宗寺还是白玉县内****保存了原建筑的寺庙,其心髓众部讲堂内有康区著名雕塑大师甲色八马洛珍泥塑的心髓部众尊主,为康藏地区一绝。

本文是关于阿宗寺历史和法流的较为详细地介绍,由金刚道友、瑜伽行者李学愚供稿。

 

 

 阿宗江嘎仁波切   口述  

 李学愚       翻译整理

 

一、寺院简况

 

阿宗A-`aDZom寺,旧译昂藏寺、安章寺、安宗寺,全称阿宗奥莎梯确林A-`aDZom-`Aod-gSal-THeg-mCHog-gLing(阿宗光明胜乘洲)。座落在金沙江的支流昌曲河上游,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昌台区麻邛乡境内,海拔4500扎喜东嘎岗bKra-SHis-Dung-dKar-sGang(吉祥白螺山岗)上。前面群峰,形如八吉祥物环列;顶上山岭,如昌巴达吉拥护。对面冬热Dung-Ral神山,是莲花生大士身、语、意、功德、事业五圣地中的功德圣地,为南赡部洲二十五座神山之一,埋藏着许多伏藏,山上有莲花生大士益喜措嘉住修过的山洞、****世阿宗珠巴活佛取藏处等圣迹;山下,昌曲河清冽如镜,由南向北奔腾不息,河床上留有噶萨尔王的马蹄印。

 


           修学晚归                冬热神山                    经堂

    阿宗寺是至尊度母加持的寺院,具有悠久的历史沿革和古老的佛教传统。现存的大经堂为藏式土木结构,由****世甲色活佛住世时主持兴建。经堂分上下两层,下层内部四壁装饰有巨幅壁画,为上师传法和僧众们诵经的场所,只设法座,不塑佛像;上层为小经堂,供奉有****世甲色活佛和第二世珠巴活佛的灵塔以及许多前辈活佛的加持所依物。紧靠大经堂的左边,是另一座新建的经堂,它的下面正是****世珠巴活佛当初兴建阿宗寺时****座经堂的基础,据说,原来的经堂内塑有一尊莲花生大士调伏情器像,具有极大的加持力,可惜已无缘见到。这座经堂的后面是甲色活佛的拉章(驻锡地),****世甲色活佛、第二世珠巴活佛曾多次在这里传法,2002双重飞檐,庄严整肃。殿内正中为巨大的珠巴灵塔,周围墙壁上绘有阿宗历代上师像。灵塔常雨舍利,有缘者可以得见。

 

    阿宗寺前面的山坡上,有留有****世甲色活佛和第二世珠巴活佛脚印的巨石,还有自然生出六道金刚咒的石板。另外,在山下昌曲河右岸靠近冬热神山的地方,有一块留有****世珠巴活佛脚印和手印的巨石,据说是珠巴活佛少年时从河对岸飞来时的落足之处。此外,还有留有仁增青波脚印的巨石、自生度母岩等许多极具加持力的圣迹。

 

    历史上,阿宗寺曾经领有众多的属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印度的巴登寺,尼泊尔的多处子寺和闭关院,阿里象雄的分寺,昌都的格日龙寺,斯德喀寺、喀查寺、鲁达寺、额贡寺、贡尼寺、土丹强曲林寺、嘎杰扎玛寺、扎贡寺等等。这些寺院由阿宗寺上师、堪布负责传承教法、指导修行和寺院建设。

 

二、历史沿革

 

阿宗寺始建于公元十六世纪中叶,**初的名字叫则康玛(红顶殿),在今理塘县境内,由第三世****喇嘛索南嘉措赐地与信物,扎西奔兴建。若干年以后,噶妥寺转世活佛本鲁,住锡于此,寺院亦随之而成为噶妥寺的属寺。后来,本鲁移住宗义寺DRung-Yig-dGon-Pa(今白玉县麻绒乡境内),寺院亦随之迁移。

 

本鲁圆寂后,˙桑结扎西sBas-Sang-rGyas-bKra-SHis继任寺主,因˙桑结扎西弟兄五人名字中都有“扎西(汉译义“吉祥”)”二字,又都是转世活佛,家里一个名叫卡格KHa-dGe (汉语义“善嘴”)的佣人惊喜莫名,连呼“阿察木(汉译义“希有”)!阿察木!真是‘阿宗布(十全十美)’”,此后人们都管喇章bLa-BRang(上师的房子)叫“阿宗”。这就是阿宗寺寺名的由来。

 

˙桑结扎西的转世活佛仁增青波Rig-`aDZin-Chen-Po是一位掘藏大师,曾担任过德格土司的国师,他在昌曲河下游的深山中新建了更古雅玛厅rKe-`aGu-Ya-Ma-Thing寺,传法授徒,名重一时。当时,寺院常住僧众有500多人,领有附近的萨迦、宁玛好几座属寺,是昌台地区****的寺院。

 

仁增青波的转世为仁增˙卓堆巴沃多杰,即****世阿宗˙珠巴活佛。仁增˙卓堆巴沃多杰,先在冬热神山对面的山谷中修建了彭措噶察PHun-TSogs-dGa`a-TSal(汉译义“圆满极乐园”),后又修建了奥莎梯确林Aod-gSal-THeg-mCHog-gLing(即今天的阿宗寺)。

 

仁增˙卓堆巴沃多杰的儿子甲色活佛久美多杰担任寺主的时候,阿宗寺已基本上具备了现有的规模,拥有大经堂、印经院、讲经院、佛学院等设施。

 

****及********期间,阿宗寺和其他寺院一样遭到了毁坏,许多珍贵的木刻经板散失殆尽。改革开放以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第二世阿宗˙珠巴活佛多方设法恢复修缮,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修复了佛学院,并添置了许多经书佛像,增刻了部分经板,使阿宗寺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三、历代寺主

 

  ****任寺主:扎西奔(约公元十六世纪)

  第二任寺主:本鲁(约公元十七世纪)

  第三任寺主:˙桑结扎西(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

  第四任寺主:仁增青波 (1756-1840)

  第五任寺主:****世阿宗˙珠巴活佛仁增˙卓堆巴沃多杰1842-1924

  第六任寺主:****世阿宗˙甲色活佛仁增˙久美多杰1896-1960

  第七任寺主:第二世阿宗˙珠巴活佛仁增˙土丹贝玛逞列1926-2001

  第八任寺主:阿宗˙江嘎活佛江音确吉尼玛1951-

 

阿宗寺全景

 

 

四、教法传统

 

阿宗寺的历代寺主都是修大圆满法成就。所以从建寺起,迄今为止的四百多年间,一直以弘传旧译密乘大圆满教法著称。

阿宗寺的大圆满传承法系众多,至今传承不绝。其中绝大部分属伏藏传承。伏藏传承中又以贡钦˙吉美林巴(旧译智悲光尊者)的《隆钦心髓》和贡钦˙隆钦绕绛(旧译无垢光尊者)的《心髓四种》、《三休息》、《隆钦七藏》为主。每年春秋两季,寺院举行《益喜喇嘛》的传讲引导,并根据情况辅以其他教授。冬季传讲˙巴珠仁波切的《隆钦心髓前行指导——普贤上师教言》,领修破瓦,并传授《隆钦心髓》灌顶。

此外,上师还根据情况,传授仁增青波和****世珠巴活佛发掘的一些伏藏法要,其中主要以珠巴活佛仁增˙卓堆巴沃多杰的伏藏《光明金刚密藏》为主。

因为阿宗寺的历代寺主都是博学的成就大德,不仅精通宁玛派的教法,而且熟谙萨迦、噶鲁、嘎举各派的教法。遇到合适的机缘时,也传授一些其他派的法。

 

阿宗寺大圆满《隆钦心髓》上师传承: 

 

五、活佛世系

 

阿宗寺的上师活佛世系以****世珠巴活佛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一)前期

扎西奔(约公元十六世纪)

本鲁(约公元十七世纪)

˙桑结扎西(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

仁增青波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

 

(二)后期

1.珠巴世系

****世阿宗˙珠巴活佛仁增˙卓堆巴沃多杰1842-1924

第二世阿宗˙珠巴活佛仁增˙土丹贝玛逞列1926-2001

2.古琼世系

****世温珠古琼

第二世娘珠古琼

第三世蒋珠古琼

第四世古琼玛扎西

3.日巴南卡多杰世系

****世日巴南卡多杰

第二世增巴扬珠

第三世久美楚臣嘉措

4.索嘎世系

****世索朗佳措(卓堆巴沃多杰之父)

5.洛莎嘉措世系

****世洛莎嘉措

第二世久美洛莎嘉措

6.甲色世系

****世阿宗˙甲色活佛仁增˙久美多杰1896-1960

第二世阿宗˙甲色活佛普巴

7.白玛旺杰世系

****世白玛旺杰

8.南卓桑波世系

****世南卓桑波

9.直美旺姆世系

****世直美旺姆

10.江嘎世系

****世阿宗˙江嘎活佛江音确吉尼玛1951-

11.桑结多杰世系

****世桑结多杰

第二世索南扎西

12 郭察世系

****世郭察南卓

第二世

第三世

第四世

第五世

第六世达波˙丹增诺布

13.尼玛奥色世系

****世尼玛奥色

第二世尼玛次仁

14. 塔青世系

****世塔青

15.南杰世系

****世南杰

16.益喜嘉措世系

****世益喜嘉措

17.日洛世系

****世噶旺珠古

第二世娘绒珠古

第三世日洛

17.日库巴洛世系

****世?

第二世日库巴洛

 

编辑:靖馨    出处:会友李学愚

 

 

版权属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和《藏传佛教文化网》所有,转载、复制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译者久美落沙的编译文稿
专题信息:
  闻名解脱--阿宗·珠巴·卓堆巴沃多杰传略(2007/4/1 16:37:13)[5581]
  藏密大师吉美佳伟纽古传略(2007/4/1 16:35:23)[3171]
  札•巴珠仁波切传略(2007/4/1 16:22:25)[3568]
  宗萨绛阳钦哲旺波传略(2007/4/1 16:20:34)[3811]
  贡钦·吉美林巴⑴传略(2007/3/29 12:34:37)[8606]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2006-2020)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蜀ICP备20023647号-1 版权所有: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

藏传佛教文化网: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代建网站 招募信息

技术支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维护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