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会介绍-动态信息-项目合作-资助鸣谢 译经动态-古今译坛-珍藏宝典宁玛-萨迦-噶举-觉囊-格鲁-本波民俗文化-圣地寻访-唐卡故事-专家学人 课程学习-学员之家-读书禅修-下载区奇人异事-非常专题资讯互递-慈善援助-放飞生命-义工社区 怎样入会-会员活动-咨询服务-会员专栏TBCN论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化天地 - 圣地寻访
发表日期:2007年3月29日 出处:德普寺 作者:巴登加措 编辑:admin 有14198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安多阿坝德普寺

 

   编者按:这篇寺志是德普寺首座兼堪布巴登加措亲自整理书写而成的。这个虽然贫穷但却坚守情操、清净修行的古老寺庙和他的承继者们,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关他们的报道和行动在本站将有陆续发表,敬请关注。

 

 

 德普·巴登加措 著                                      

张炜明 译                                           

 

无缘慈爱常护诸众生,说法自在三戒僧衣舞;

方便善巧光显萨迦教,创建寺院更嘎江称佛。

佛教尤其萨迦教,讲修俱皆兴盛寺,

名为妙善宝藏洲,历史简介今书写。

 

堪布巴登加措

住持吉祥萨迦派的大寺院——佛教善妙宝藏寺的简史,分为四:此寺如何修建的历史;讲经传法等怎样弘扬的历史;护持此寺的历代上师们的事迹;定期法会的安排;寺庙的佛像、经书和佛塔等身语意所依。

 

一、此寺如何修建的历史

此寺位于雪域藏地的安多(今青海、甘肃南部和四川西北一带藏族地区的名称)、卫藏(以拉萨和日喀则为中心的前藏和后藏地区)、康区(今川、滇、青、藏等省区结合部的金沙江、雅砻江、怒江和澜沧江等流域的藏族地区的名称)等三区之中的产马的安多地区的南方,阿坝地区的上方,著名的吉祥胜乐金刚的圣地——名叫“喀达(喀溪河的入河口)”的地方(今四川省阿坝县德格乡境内)。

 

往昔,许多大师都曾莅临此地加持,且作了预言授记,如成就自在主麦觉多杰(不动金刚)曾预言:“此地是殊胜圣地,大殿面朝东方,这些都预示着将来会出现许多****的大师。”

 

阿坝的加瓦曲阳大师授记说:“此地,有三个佛语之标志,在转动着广大的法轮,将修建寺庙、佛像、佛塔等三所依……”

 

多竹·更绒言彭(意为普贤利他,近代宁玛派一大成就者)也曾预言:“喀达、绒达和绕达,乃是正法来源处。”

 


僧人正在辩经

学久协里(护方善友)或名安多索朗(安多的福德)前往卫藏途中,来到此地,对他身边的人说:“你们听见了吗?”弟子问:“是什么?”大师用食指一指,那边嗡嗡地发出开辩声(辩论佛经之初,高声长呤文殊菩萨种子“得”字母以示辩论开始的声音)和辩论的声音。于是,大师授记说:“此寺将出现一座大的辩经场所。”

 

正如以上预言所说的那样,此寺在第十四胜生周的木龙年(公元1844年),由第四世德普活佛强巴阿旺更嘎江称贝绒波(慈语主遍喜幢吉祥贤)或普遍尊称他为“德隆古钦”(意为德隆大人物)创建。

 

一次,他来到阿坝时,格杰(意为善族)五部落(村庄)的首领,即:亚巴杰(优良族)的加俄巴、则曲果(长江源)的色秀林科、喀瓦的首领拉达更、曲隆(水谷)首领才旺加、多瓦的首领扎西等人,向他请求道:“无论如何,也应在我们五个部落的中央,修建一座作为我们供养的寺庙。”并且,加喇嘛阿旺真珠(语主勤)也向他献上了寺庙。

 

于现在寺庙的地方,居住着一位名叫“喀达喇嘛”的“宁体”(大圆满心要)派的喇嘛,作为“曲登威巴玛”(放光)塔的主人。喀达喇嘛献给他一块地毯,而德普活佛给了喇嘛一双鞋,此缘起意为着喀达喇嘛将离开,德普活佛将住在此地。由于同时出现了这些缘起,喀达喇嘛就以加更寺和色秀热赤山中禅院两者作基础,再加上喀达喇嘛的塔、热巴(修拙火定的布衣)更绒(意为普贤,放光塔的修建者)的寝室,以及供器、土地等供养给德普活佛,自己去了青海。

 

德普活佛也看到暂时的顺缘,以及往昔发心的时机成熟,就吩咐修建此寺,同时,给了八十匹(头)马牛和一百二十藏斗青果,由活佛的管家僧格等人修建了佛殿。他剃度了许多僧人,且任命了****位首座兼堪布绕降巴(博学士)强巴阿旺程业(慈语主事业),令此寺成为无量众生的福德资粮田。

 


美丽的阿坝草原

此寺的名称德普寺的由来:因为母寺附近有一个天然形成的蓝色“”(德)字,故称为德普寺(今阿坝州若尔盖县境内),而此寺属于母寺下面的子寺,故也称为德普寺。又因为字母发音的变化,就变成了“德古寺”或“德格寺”。另外,因此寺位于“喀科”溪的入河口,故也称为“喀达(喀溪溪尾)寺”

 

二、讲经传法等怎样弘扬的历史

此寺修建后不久,吉祥那烂扎寺(位于前藏彭波地区的萨迦派一大寺庙)的堪布森俄·丹增尼扎(持教誉)为寺庙新列了规章。火马年(1846年),此寺建立了佛教的基础——安居(夏令安居,又称坐夏

 

律经中制定比丘、沙弥僧众,立誓承认于前夏或后夏三个月中,不越出界外至黎明犹不还寺,不兴僧伽内讧,勤求闻修,维修寺庙倾圮。)、解制(解夏,恣举,随意。毗奈耶十七事中净戒三事之一。比丘在夏令安居时节,应当制止白念堕犯、惩治、分财及界外过夜等事。及至此日,即可解禁自恣,故名解制。此分及时解制,非时解制和会众解制等三种。)和长净(说戒。梵音译作布萨、不沙他。月中定期,比丘、沙弥集众对说忏悔犯罪;在家徒众受行斋戒,住净戒中,长善净恶的一种宗教仪轨。)等三事,以及那若空行母的修供等法规,具足了显密教法。

 

第十五胜生周的火牛年(1877年),第七世法主帝师阿旺洛追江称(语主智慧幢)为此寺开设了《量理宝藏》、《律经根本律》、《阿毗达磨俱舍论》、《现观庄严论》、《入中论》、《三律论说》等萨迦派的“六部大论”的学习辩论。第二年,他又在此寺首先传授了吉祥白土派(萨迦派的别名)的深法宝训道果****。从此之后,此寺出现了许多自在宣讲萨迦派深广教理的大善知识。特别是在第十五胜生周的木虎年(1914年),第八世法主阿旺更嘎丹比江称(语主遍喜教幢),在此寺传授了宝训道果****,在扎西冈修建了拉则(指在山顶或石堆上,插上小旗,表示求神保佑往来行人),为了特殊的需要,就对他自己的亲教弟子帕塔·洛绒曲金(善慧法饰)、巴扎的更确丹巴(意为宝教,色格的格西)、萨冈寺的纳郭·曲则(法行)、绕察的桑瓦格西(他们都是到阿确显教大寺院取得的大格西)等弟子,学习如何发出开始辩经声的方式,辩论配对的方式,会众提问的方式,纠察僧(掌堂师。负责维持僧团清规戒律的寺庙执事。旧时大寺庙的纠察僧常随身携带铁杖到处巡视,故有呼之为铁棒喇嘛者。)训戒僧众的方式,行茶僧(旧时,在寺庙大殿为僧侣斟茶的僧人。)的行走方式等等,革新了许多规矩准则。

 

学习的经书:以本派的全知郭屋绕降巴·索南僧格(福狮)和大堪布阿旺曲扎(语主法称)的著作为主,也讲授山居噶丹派(噶丹山派。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庙噶丹寺,建于拉萨东郊卓日沃切山上,故有此名。)的“四著作”之中的全知绛央协巴(即嘉木阳协巴·阿旺尊珠,生于甘肃夏河,21岁赴藏,任哲蚌寺果芒僧院堪布。62岁回到甘、青一带,倡建拉卜楞寺,从此历代转世,住持不断。著有文集十五卷。)的著作,同时在密教方面也建立了四续部的修供。从此以后,讲经修法的教授更加兴盛:从名叫法鼓喧响园或殊胜闻思洲的显教学院中,分出红白显色(学习摄类学的初级单元)、略本摄类学(简略摄类理论。初学者初学赤白显色、反是反非、简明因果、总别、实质反体、相违相属等时所学科目。)、广本摄类学(详细的摄类理论。高等程度学者所学摄类科目如应成详论、遣余、遣除趋入、成立趋入、因果详论等。)、因类学(因类论著。叙述关于论证量学理路中正因与似因等种类的著作。)、般若初级班、《现观庄严论》****品、第四品、《中论》、《俱舍论》、嘎让(学习律经)等十个学习班。每个班长短背诵,反复背诵,记诵,辩论考试,班级辩论等,均按照大寺院的传统例规奉行,这种传统直到现在之间仍未失坏地延续且发展着。

 


在经堂里听经、转经筒的牧民

密宗兴盛洲或续部寺也分为喜金刚、胜乐金刚、密集金刚、金刚橛等四个康村(僧团单位)或扎仓(僧院。同一寺庙中依成立时期地域和学行内容划分的僧团。)。在画坛城的线条和彩粉,念诵的音调等规矩,都按萨迦派的宗风善加奉行。四个扎仓每年集会二次,共同修习七天。这些扎仓又分出四个显宗法相乘(采用辩论的方式研究佛教法相学的佛教宗派。)扎仓,僧人们同时学习显密两种教法。

 

僧众人数也在建寺不久的六十多人,到土狗年(1958年)年之前,约有二百多名;现在已发展到四百多名。

 

近年,鄙人在水马年(2002年)的绛贡喇嘛(文殊怙主上师萨迦班智达)圆寂周年1114日的白天,新设了《量理宝藏》(十三世纪时,萨迦班智达·衮噶坚赞著。全书汇总七部量论要义,从总体上论断所知事物及训释能知量之本性两面立论,分为论外境、论内心、论总别、论直观分辨、论所诠能诠、论联系、论矛盾、论定义、论现前、论为自、论为他等十一章。)的立宗(辩论场中根据各自文献道里提出自宗或本派承许之论点。)大辩论法会;在水羊年的221日新创了全知郭让巴的主要经典著作的立宗大辩论法会。对此,依怙尊达赤仁波切(萨迦法王)等也给予嘉许和赞扬。现在佛法的讲授等能够兴盛发展。

 

本寺不仅只是追随吉祥萨迦派之中的萨迦、鄂尔和擦尔的三种宗风(支派)的一种,而是整个奉行此三种的宗风。

 

三、护持此寺的历代上师们的事迹

1、本寺的创建者强巴阿旺更嘎江称大师

第十四胜生周木猪年(1815年)十一月的上弦日,伴随着许多稀有的瑞兆,诞生于果洛(青海省东南部藏族聚居区)名叫得隆的地方。父亲系种性,名得隆·多杰,母名支嘎饶。人们都认为大师是莲花戒(迦玛拉希拉。约于公元八世纪出生在东印度,是瑜伽行中观自在续派论师。应吐蕃王赤松德赞之请入藏,以菩提萨埵等人所持渐门之见,与持顿门见汉僧摩诃衍进行辩论,获得胜利。著有《修道次第论》。)和至尊扎巴江称(扎巴坚赞,译言称幢(1147-1216)。宋代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萨钦衮噶宁波之第三子,年二十六继承萨迦法位,为萨迦五祖之第三祖。)的转世化身。大师出生后不久,布衣修士当彻多杰(誓言金刚)、嘎拖·则麦威色(无垢光)、莫擦活佛、加瓦曲阳(佛界)、彻久活佛、绛贡多杰威色(文殊主金刚光)等大师,先后向他问候、献礼,且授记说:“是殊胜大师的化身(活佛),将来会对佛教和众生有大利益。”并为大师取名多杰旺修(金刚自在主)。

 

此尊者的前世第三代德普活佛,曾请绛贡更嘎洛追(文殊主遍喜智)授记预言自己的转世,授记中有其转世的情况:“显现你的转世将生在如同衣袖的山谷,父名多杰……”

 

活佛巴登敦珠(吉祥义成)也请萨迦的赤钦更嘎扎西(遍喜祥)法王授记尊者的转世,法王授记说:

“总集皈处名更洛,摄持阿鲁法之主,

化身果洛得多之,儿子可事为转世。”

尊者自己也辩认出前世的用品。通过这些授记和认定,**终确定尊者就是第四世德普活佛。

 

九岁时,寺庙向尊者家人献上了许多银两和马牛等财物,作为赎买迎取尊者的礼金,并在众多僧俗的迎送下,迎请至祖寺吉祥阿勒曲杰洛波曲拍领(意为少年法王宝法兴盛寺,即现在的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求吉村。)

 

尊者于这年的十一月十五日,在如海般众多僧众之中,登上第三世德普活佛文殊怙主上师曲扎绒波的****座,成为寺主。之后,依止经师强巴阿旺程列(慈语主事业)学习藏文的读写,且毫不困难地精通熟练;从活佛巴登敦珠出家,取名为阿旺更嘎江称(语主遍喜幢)。

 

尊者十六岁,前往前藏,拜见了吉祥那烂扎寺的让俄·丹增尼扎、加瓦慈诚加措(佛戒海)、班禅洛绒丹比尼玛等大师;从萨迦达钦法王更嘎扎西(遍喜祥)受学了萨迦的深法十三金法、百种成就法等法要;从那烂扎寺持律上首(即持律。近圆已来护持戒统未断为坚固德,通达律藏巧于讲演弘扬为贤善德。比丘具此二德号称持律,堪为戒师。)强巴程列(慈业)受取了沙弥戒(沙弥律仪。本从圆备能生沙弥律仪之因而得,承认乃至命终永断沙弥律仪所断十项违品之出离戒。),并学习了中观派(中观师。远离常断二边,二谛双运,以此为主见的佛教四派之一。)的发心,以及金刚鬘等许多教法的灌顶、传承和讲义。返回寺庙后,作了普明大日如来、喜金刚等许多本尊的闭关诵修。

 

另外,还从舅父密宗师阿旺曲拍(语主法盛)、色冈阿旺确登(语主胜)、绛贡多杰威色(文殊主金刚光)等上师受学了许多显密教法。此间,尊者为许多有缘的所化(弟子),赐予了许多教法的灌顶、传承和引导,为他们播下了解脱的种子。

 

尊者二十七岁时,在萨迦寺的幻化大殿中,由千万持律上首的顶上庄严强巴阿旺扎巴(慈语主称)作堪布(即亲教师,梵音译作邬波驮那。传授出家戒或近圆戒的和尚。),所有授戒的僧人齐全的僧众中,受取了近圆戒(近圆,乞士。圆,谓断证功德究竟涅槃,近,谓迅速成就是诸功德,故名近圆。又名具足比丘。近圆戒,即比丘戒。)。从萨迦瓦·扎西扎巴(吉祥称)受学《宝训道果》等许多密法的灌顶和传承。并且,嘱咐、安排居住在萨迦寺的自己的僧徒们,各自学习吉祥金刚橛的舞蹈,声明(梵藏语言学户)、诗词、印度及中原的天文历算,以及佛像贴金等文化知识和技艺。

 

之后,尊者迎请了塔波寺的堪布隆热拜巴(教理祥增)和萨迦寺的堪布阿旺江称(语主幢),一起返回了自己的寺庙。为寺庙开创了金刚橛的跳神舞蹈;分出了上下两个扎仓寺院,使显密教法及传统文化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先后倡建得钦伦珠林(大乐元成寺,1839年建。在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与若尔盖县临近的地方)和阿坝德普寺等,为众生作了广大的利益。**后于火虎年(1866年)六月十一日白天圆寂,享年五十二岁。

 

他的主要亲教弟子有第七世法主阿旺洛追江称、阿确·更确丹比江称、拉莫寺的色赤、杰隆·土确多杰、塔波的堪布隆热拜巴、桑桑活佛等众多弟子。

 

2、历代德普活佛

****世主尊仁波切更嘎朗加(遍喜胜)

尊者是康区朱倭(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境一地名。)的成就自在主扎巴威色(威名光)的儿子,大约生于第八胜生周的1480年左右,此是根据他的兄长曲扎绒波(法称贤)的出生年,前往安多的情况,以及1499年修建求杰(法主)寺等情况而推知的生年。

 

尊者从小就进入那烂扎寺,依止绒登大师,而成为一名精通教理的学者,遵照许多本尊和上师的授记,一边从事广大利生事业,一边经康区、甲绒(甲摩擦瓦绒。脱思麻地区所有三大谷地中,旧时号称大小金川十八家土司所在地区的总名。今属阿坝藏族自治州。)、松潘等地来到若尔盖,与其兄长一起修建了祖寺洛布曲拍林(宝法增林)寺,为佛教和众生作出了广大的利益。

 

第二世至尊更嘎索朗(遍喜福,16761764年)

生于若尔盖巴杰,从法主更嘎丹增出家,在那烂扎寺等处求学,通达显密教法及传统文化,对母寺、分寺及寺庙所属百姓,皆悉心守护。

 

第三世活佛阿旺曲扎17471808年)

生于若尔盖的巴绒,依止众多善知识,成为学者之主。两次前往卫藏。在自己的寺庙新设显密教授班;创建瓦亚扎西切(吉祥聚)和协竹朗加林(讲修尊胜洲)两寺。培养出阿杰·阿旺多登、萨冈·阿旺曲登、绕降巴(博学士)·更嘎拜觉等许多弟子,有著作两函,六十二岁圆寂。

 

第四世强巴阿旺更嘎江称大师

即本寺的创建者,前面已略述过他的事迹。

 

第五世更嘎勒比江称(遍喜善幢,18681882年)

生于果洛得隆,与七世法主一同前往蒙古和北京等地去购买一千尊佛像。十五岁时,在返回的路途中圆寂。

 

第六世土登程列江称(教业幢,18901910年)

生于拉萨,自幼就经常说自己是安多德普活佛,且与扎秀·程列仁青的授记等预言相吻合,因而被迎请到安多寺庙,荣登上法座。住世虽不过二十一年,但确是一位无有匹敌的学者,这可从其留存于世的著作中了知。

 

第七世钦绕阿格旺修(智语主,19111960年)

是阿觉(青海果洛)康更的长官俄金加的儿子,按照达钦法王瞻林切古旺杜(摄收全世界)的授记,登上****座。精通医学、历算等世间学问,尤其精通密宗。拥有无碍的神通和成就证果的迹象,故被誉为“第二莲师法王洛亚活佛。”

 

第八世阿旺钦绕彭措(语主慧圆)

生于1965年,被绛贡阿格旺波(文殊语主)认定为第七世的转世活佛。他对藏族文化,尤其是在汉文化方面,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现在仍在从事利益佛教和众生的事业。


[1] [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2006-2020)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蜀ICP备20023647号-1 版权所有: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

藏传佛教文化网: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代建网站 招募信息

技术支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维护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