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会介绍-动态信息-项目合作-资助鸣谢 译经动态-古今译坛-珍藏宝典宁玛-萨迦-噶举-觉囊-格鲁-本波民俗文化-圣地寻访-唐卡故事-专家学人 课程学习-学员之家-读书禅修-下载区奇人异事-非常专题资讯互递-慈善援助-放飞生命-义工社区 怎样入会-会员活动-咨询服务-会员专栏TBCN论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化天地 - 圣地寻访
发表日期:2007年4月8日 出处:本协会 作者:巴加活佛 编辑:admin 有7252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甘孜德格阿须·吉祥大乘尼姑寺简介

             

           寺主活佛巴加活佛 撰文   

       泽绒堪布 整理

 

历史明灯

 

三身自在导师圆满佛,三乘含有纯净微妙法,

三种姓徒风圣诸僧众,无虚殊胜三宝愿敬礼。

印藏各地形成诸宗派,尤其密宗大手印之主,

顶礼宗轮噶举师承等,雪域各派诸者愿祈祷。

本人见闻极浅薄,勤奋能力亦有限。

虽然未能细说明,但却饱含热忱心。

 

以吉祥的书首礼赞为前引,在此介绍吉祥尼姑寺史略。全文分成两部分:

****,著作寺史的必要性;第二,寺史正体。

 

****、著作寺史的必要性

每个事物的形成过程都一样,都是逐渐从无到有,从部分到整体的过程,所以说:“万物各自不同史”,若不说明这些历史情况的话,就会像哑巴尝试糖味一样,说不出来它的特色之处,故《古藏史料》云:“为得良徒之信心,历史需言明,不将实际历史言,便会窦生怀疑心。”俗话有云:“不言明事实的真相,便是父亲也难了解。”所以说:历史这门学科是百家学科中的眼睛,如战胜百病的仙丹妙药一样,异常重要。

 

如果把莅临此处的所有上师的传记和预言作为课题,文章线索清晰、章节明确,以极妙智慧来抉择的话,就能使其成为智者满意的妙文,调伏良徒的殊胜教诲,但由于本人见识不广,智慧浅薄,课题资料又不充分,导致难描述出美妙的格言,请广大读者们能够谅解!

 

万事万物都一样,部分逐渐成整体,

都有前后之次序,无说明如哑啖糖。

 

第二,寺史正体分为四部分;一、建寺的必要性;二、寺庙概况和尼姑学习概况;三、该寺规章略论;四、新建的三佛田简介

 

一.建寺的必要性

大悲者释迦牟尼佛,曾为了利益大众,而有意诞生在印度金刚座圣地,弘扬妙法,抚养弟子,被尊为赫赫有名、声誉远播的大导师。

 

佛祖信徒多如繁星,但略摄于八类或二类僧众。八类僧众:比丘律仪、比丘尼律仪、正学律仪、勤策律仪、勤策尼律仪、近事律仪、近事女律仪和近往律仪。二类僧众:男持戒者、女持戒者。

 

自佛祖开始传法的那天起,男女均得学佛之福分,与此同时妇女们也可出家为尼,并学习佛家的大道理。女出家称为尼姑、女在家修法者称为女居士。这一优良的传统一直流传于印、藏、汉等地,并逐渐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该习俗为妇女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但在****时期,我国各地的宗教、寺庙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蕃地各寺庙均遭到了毁坏,故康区的尼姑寺也少到极至。特别在德格阿须地区竟无一寺存留,使得妇女学佛十分不便,甚至有着永远不能学佛之灾难。

 

虽然如今世界各国各民族,一直都在不停地向新世纪、新社会的光明时代进渡,这给百姓带来了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自由幸福,在这样的平等中,妇女们可以进入学校,学习文化,也可以进到寺院,学修佛教的哲理文化,但在类似于阿须地区的有些贫困角落,仍然未能摆脱妇女的低下地位,导致了妇女学佛的障碍。

 

在未修建该寺之前,本地的很多女性,虽已出家为尼,但没有固定的修行法场和训诲之师,也没有条件去别处求学。阿须是格萨尔王的诞生地,是一个有灵气的地方,这些想出家学佛的女子就搭帐篷在本地的喇嘛寺庙附近,自己修行和学佛。为了成就她们的心愿,我虽能力有限,但尽力施实了很多办法,后经上级的批准,在广大藏汉信众的支持和帮助下,修建了该寺,该寺前后修建了三年,尼姑们就等了三年,寺庙终于2004年圆满竣工,取名为吉祥大乘尼姑寺,又叫觉木寺,2004年十月正式开光。

 

历史变化极无穷,   藏地尼寺受灾难,

佛祖眷顾无分别,   良俗终播在圣地

 

二.寺庙概况和尼姑学习概况

该寺位于甘孜州德格县阿须草原上,雅砻江上游的河畔,四面群山环绕,人迹罕至,生活非常艰苦,但却是个学佛修行的好地方。寺庙现有觉姆(尼姑)二十七人,岁数**小的十五岁,****的近五十岁。这些女子一心学佛,可是由于以前家里贫穷和当地办学条件差等原因制约,使她们以前没读过书,不懂藏文,不会读写文字,所以对她们而言,学佛的难度更大,她们要先学习藏文,再学习经文。现我请了专门教她们藏文的堪布,每天教习藏文。

 

仪轨方面,现每天按时进行法律、供食子、神香和焦烟等四布施。每个月举行二十五日、十日、九供经等的法会。每一年举行金刚亥母、加瓦降措、廿九朵玛和禁食斋等各种法会。

 

《经部》云:“佛法略摄于两类,教法以及正法。”佛经中提到:“讲、闻三藏、佛持三学”,教证二法为修持中心,教法即三藏,证法即三学,除了这二法之外别无佛法。

 

另外我还邀请了堪布盖罗等无数贤者,开创修持习俗,即首先进行前修五加行,打好修法的良好基础。然后接受白度母、金刚亥母等各本尊的灌顶、传承以及教授,一方面讲习三藏,另一方面按照修行大圆满与大手印并行的修法而进修。

 

讲修犹如大轨道,教证二法如阳光。

照耀本寺普遍使,僧如莲花齐绽放。

 

、本师规章略论

宗喀巴大师云:“将在五浊恶世时,佛法精华为律藏”。持戒为佛法的根基,故该寺规定,刚进入寺院的小尼们首先要受沙弥尼戒,让她们弃恶改善。其次从藏文诵写以及解义开始在《三十颂》、《音势论》、修辞学等中闻思释疑,并打下良好的修法根基。

 

本寺授戒方法:提前细解沙弥女学处,让她们明辩取舍方法。老尼姑们,依据戒学,遵守自己的操行和爱护寺庙的环境,该寺还规定了以闭关修行或看书,来维持讲修事业。不允许寺外人进寺内,而寺内的尼姑们未得上师的允许之前不可随便出门。

 

不能解释仅记得,这对利众毫无益。

不守戒律仅懂它,这也难以持佛法。

 

四、寺庙新建的三佛田简介

我和信众们一起,勤奋而圆满地修成了两层楼经堂、六十座尼房和一座大厨房,其大堂内有画像、塑像和铸像等各种佛像,还有佛经、佛塔等无数灵验圣宝。

 

经堂内主要有佛祖本生画像、噶举金鬘唐卡齐全,一千尊白度母铸像,并且存有以《甘珠尔》、《丹珠尔》为主的浩博经函,还有柱面幡和伞盖等各种装饰品、法器、坐具等齐全。

 

智慧资粮如宝树,福德资粮如树籽,

为此修建的众生,成为自他资粮根。

以无虚三宝护法真理力,因果规律不虚之加持。

使此做所有善法被成熟,遍空众生愿趋大乐界。

以此进行之善法,消除众生诸无明,

佛法永世长存留,一切上师愿长寿。

 

创寺者传略

泽绒堪布撰文

 

该吉祥大乘尼姑寺修建处曾有许多大成就者如索郎降村等贤者莅临此处,近修密法,但他们从未举行过抚养弟子,建筑寺庙等佛事活动。

 

该寺创始者为巴加活佛,该上师诞生在公元1952年,父名为岭波热知,即一位地祗,母名为白玛措,为阿蒋扎塞土司之女。上师刚出生时就会开口说话,当时正是寒冬腊月,家里却鲜花怒放,显现出不寻常的吉祥瑞兆。

 

当十六世大宝法王经过德格玉龙拉措(即新路海)时,认定他为第七世古杰噶举丹增活佛的转世。这时巴加活佛还不到三岁。后由珠更仁波切、西钦绕迥大师,扶他登上阿须岔岔寺的****法座。其后又在郎柔上师座前学习藏文的诵、写以及解义,并且在内外明学科中进行了多闻勤思,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成绩。上师又拜了泽华仁波切、珠更仁波切、西钦绕迥巴、云丹桑波大师、司都仁波切和噶玛扎西等无数贤者为师,并在聚集五明的浩翰显密理论中深思熟虑,精进修持,被称之为真实瑜伽大士。上师还修持过众多本尊仪式,成就了许多不可思议的现象。

 

公元1986年,党的宗教政策恢复后,巴加活佛继任了阿须岔岔寺寺主之位,新建了岔岔寺和达培寺的所有所依和能依;其中两座禅堂为新建,两座禅堂是重新修复的。除了这四座禅堂外,还新建了两座讲经院,一座夏居期供堂。

 

公元1992年,巴加活佛前往北京高级藏传佛学院,在无数学者座前郑重学习藏汉佛学文化,并拿到了大学****和****文学奖。

 

公元1993年起至今,巴加活佛一直担任德格县人大常委副主任、德格县佛教协会会长之职。现又任甘孜州佛协副会长。

 

公元1994年至1999年间,巴加活佛主持修建格萨尔经念堂,并担当起管理格萨尔王的有关文化遗产之责。

 

公元2004年,巴加活佛主持新建吉祥大乘尼姑寺,上师前后修建了十三座经堂,养育多如繁星的佛家弟子,并开办藏汉学校、医院以及修路、建桥等,作出了许多对百姓和佛教有利之事。因此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信仰和赞叹以及社会各界的肯定。

 

编辑:三昧      作者:巴加活佛      翻译:泽绒堪布   来源:本协会

  

 版权属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和《藏传佛教文化网》所有,转载、复制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2006-2020)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蜀ICP备20023647号-1 版权所有: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

藏传佛教文化网: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代建网站 招募信息

技术支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维护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