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会介绍-动态信息-项目合作-资助鸣谢 译经动态-古今译坛-珍藏宝典宁玛-萨迦-噶举-觉囊-格鲁-本波民俗文化-圣地寻访-唐卡故事-专家学人 课程学习-学员之家-读书禅修-下载区奇人异事-非常专题资讯互递-慈善援助-放飞生命-义工社区 怎样入会-会员活动-咨询服务-会员专栏TBCN论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化天地 - 圣地寻访
发表日期:2007年4月8日 出处:TBCN 作者:晓清 编辑:admin 有8318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甘孜德格阿须岔岔寺
 
 

     编者按: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之一,称为“噶举派”,俗称“白教”。
    “噶举”,藏语意为“口授传承”,谓其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在公元11世纪时由玛尔巴大师创立,再传给米拉日巴大师,后传给达波拉结。从达波拉结的弟子“噶玛巴·都松钦巴”开始,“噶举派”发展成为藏传佛教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教派。
    “噶举派”对藏传佛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就是:创立了活佛转世制度。该派的主要学说是月称派中观见,其大印传承,不重文字,重在实修实证,以证理通达大印的智慧。僧人修行以苦修为特色,曾融合“噶当派”教义。该派支系众多,有“达波噶举”和“香巴噶举”两大传承,其中“帕竹噶举”和“噶玛噶举”的上层曾受元、明两朝册封,先后两度执掌或参与掌握西藏地方政权。在西康和云南的影响较大。
    现在四川地区的几大“噶举派”寺庙,主要在甘孜州康巴藏族聚居区。如甘孜德格的八邦寺、岔岔寺等,都是四川较大较有影响力的藏传佛教“噶举派”寺庙。

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阿须岔岔寺简介

    珠甘大师创建的岔岔寺,是藏传佛教噶举派寺院。该寺属于以持金刚佛、大成就师帝洛巴、那诺巴、玛尔巴和米拉日巴,及历辈红帽和黑帽噶玛法王传承的正宗法门噶举派。一直修行四教戒密法。
    该寺具有授、修、行之功德:授方面,是以讲授藏族文化为主,同时讲授兄弟民族的语言和科学技术等知识的、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和主修显密佛教的经学院;在修方面,有三座修行院,首先,是从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开始,以加行次第、金刚萨埵、不动金刚佛、普明大日如来及真言等为主的、苦修三年三个月零三天的密修院;其次,为苦修上师、本尊、护法神,以及尼古六法和相氏诸法门的、为期三年三个月零三天的密修院;**后,接受胜乐金刚灌顶、渐次修行起次第至明空为止,接着修行光明、幻身中阴和夺舍等,正在出现和将会出现许多修炼那若六法,而得到菩提正果和瑜珈正功的众多大师;在行方面,该寺还有噶举派独有的十五种法会,其中四个法会期间,还出演独具特色的藏戏。

岔岔寺第七世古杰噶举丹增活佛简介

    岔岔寺第七世古杰噶举丹增活佛,即巴加活佛,诞生于1952年。诞生之日虽值寒冬腊月,但鲜花怒放,瑞相奇异。刚满两岁时,就被第十六世噶玛巴活佛认定为第六世岔岔寺活佛的转世灵童。三岁到岔岔寺坐床,并师从朗日大师学书识字,随后,曾先后拜终身静修的次白大师、珠甘大师、格查尼玛加洛、噶玛扎西、朝日次朗等大师闻思显密经典,勤修佛门要诀。

    or=#e65a06>版权属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和《藏传佛教文化网》所有,转载、复制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2006-2020)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蜀ICP备20023647号-1 版权所有: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

藏传佛教文化网: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代建网站 招募信息

技术支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维护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