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行
(一)修世俗幻相
以上各见皆为一 结行依修大手印 后得一切净功德 三世所集诸善根
回向无上大菩提
在观察性空道理时,就是修大手印。就是说他以三世所集一切的善净功德,回向於无上大菩提。就是说出定之后,后得位需要修持的,要修世俗幻相。
如是串习六根识 所见一切皆幻相 应需慎勇深察思 ****真相自然现
以修行者来说,六根识所见到的一切的事物,与实际本身原有的性质是完全不符合的、是相违的,因为所看到的和所存在的是不一样的,以经历体会到,原来世间的现象都是幻相;六根识所见到的一切相,好比我们看电视一样,所现一些假相而已;也就是说,假使对空性有更进一步的认识,那么对於色声香味触法,就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它们都是幻相。我们知道六境都是幻相的话,就知道原来轮回痛苦,都是由於颠倒识无明在作祟啊!从此就不会那么容易受到贪瞋癡的控制,三毒产生的幻相,就可以马上对治它、消灭它。
假使能这样观修,一切的法如梦幻泡影,就好比看电视,不会执着所演的一切是真实的,好看或者不好看,虽然暂时会产生一点细微的贪心或者瞋心,但是****不会有强烈的执着它的真实性。假如有位很强烈贪瞋的人,因为他强烈贪瞋的习气,会马上影响到他的内心,这并不是说电视本身让他产生贪瞋。产生贪瞋的原因,是因为不了解法相本是幻相,所见到的和所存在的本质是不同。我们不了解这一点,只知道电视所见到的,和所存在的是不同而已。因为不知道原因,所以对这些法有了真实的执着,而产生了贪瞋。因由三摩地証空现量,也就是因由证空的根本智之后,出了根本智,在后得位时所见到的,一切法都是幻相,如梦幻泡影。从此之后,不会实执境相而产生贪瞋癡。虽然由於无始串习的俱生实执会产生,但只是暂时的,无法恒久,而且不会有影响,不是很有力量的。
我们要不断的思惟,了知一切法都是幻相的,就不会执着一切法是真实有的。所以说贪着今生没有出离心,贪着实执就没有空正见。因为贪着实执没有空正见,有空正见就没有实执。假使空正见具量的话,就不会有很强烈的实执,而且在后得位也不会生起实执。那时候就可以自然的见到了,原来一切法的真相是幻相,就会很****的见到。我们目前所看到的色声香味触法,所看到的相,是真实有的相、是自性有的相,这并非法性的性质,这种性质是假的。当我们得到后得位的时候,自然就可以了解啊!原来这些法的相都是幻相、都是假的。
识别所显之要处 总言内续自心相 任其所见此显现 不执即是真相义
需应长久恆修持 如是认知世出世 万法之性皆****
我们不管对任何一种法,明暸它是幻相,认识了别明心之后,就不会对一切法产生执着了。因为没有生起实执心,所以就不会生起三毒烦恼,因为烦恼的根源断了,烦恼无从生起。所以在修持根本智的时候,观修一切法**究竟的性质如虚空,无有微尘许实有,它所现的相就是无遮相,但是在后得位时所要观修的,所现的一切法是幻相,就是世俗幻相。在根本智三摩地时,要观想一切法犹如虚空,那是胜义虚空的相。在后得位要修持世俗幻相,这样双运修持。
以根本智知道一切法性,**究竟性质犹如虚空,后得位所现则是幻相,那不论是世间法,或是出世间法,所含摄的任何法,更进一步的了解万法之性----空无自性。也就是「如是认知世出世,万法之性皆****」。如是认知万法之性,以胜义观只有一种而已。假使这样观修,那不管是有情的空性,或者是佛智的空性,或是道次第的空性,都可以见到的。因见到了佛智的空性,也见到了佛陀的自性身了。现证佛智空性,那就是现证自性身,去除本性污秽的自性身。自性身有两种,去除本性污秽自性身,这种自性身,不是唯有佛陀可以现量证得到的,菩萨也可以现量证悟到。但是去除暂时污秽的自性身,也就是说佛陀本身的灭谛啊!这是菩萨无法以现量证悟到的,唯有佛陀的现量才可以证悟的。以化身的胜应身来说,那是上品资粮道以上的菩萨们,就可以现量见到胜应身。以小乘来说,上品资粮道以上也可以亲眼以现量见到佛陀的胜应身。像佛陀出去托钵的时候,那时会有一些上品资粮道以上的菩萨们,或者是小乘人,他们会见到佛陀的胜应身,所具的一切外相功德。没有得到上品资粮位,福报也算蛮大的,他们见到本师释迦牟尼佛,只会见到外相光明、光芒围绕他身边,与一般凡夫所见不同的。所以在雕刻佛像的时候,只有在头部雕刻一个光明的圆圈啊!不会雕刻他的光明是无量无边的,这是因为未得上品资粮道的凡夫们,他们所见到的是这样的情况,所以这样雕刻的。假使真正的见到了胜应身的外相功德,同时会见到光明是无量无边的,是无法衡量的。而且它所现的三十二相好,八十种随形好,都可以很清楚的见到。但是到大乘上品资粮道时,不只可以亲眼见到胜应身,连佛陀的报身也可以亲眼见到,唯有大乘上品资粮道以上的菩萨,所以小乘有部以及经部不承认有报身的存在。万法之性皆****,就是现量证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原来万法最究竟的性质都是一样----空性。
(未完待续)
上一回 下一回
编辑:圆性 文章来源:本站
版权属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和《藏传佛教文化网》所有,转载、复制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