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会介绍-动态信息-项目合作-资助鸣谢 译经动态-古今译坛-珍藏宝典宁玛-萨迦-噶举-觉囊-格鲁-本波民俗文化-圣地寻访-唐卡故事-专家学人 课程学习-学员之家-读书禅修-下载区奇人异事-非常专题资讯互递-慈善援助-放飞生命-义工社区 怎样入会-会员活动-咨询服务-会员专栏TBCN论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译经院 - 古今译坛
发表日期:2007年4月23日 出处:玄奘国际学术研究讨论文集 作者:周贵华 编辑:admin 有6649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通过梵、藏文与奘译汉文对比辨析

 

周贵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提要:本文通过梵文唯识学文献及其藏译文与玄奘汉译文相关引文的比较,对无分别智及其所缘、生起予以了较为细致的探讨。 

  

大乘佛教的真实智慧是对诸法实相之证悟。在般若思想中,实相多称空性(s/u^nyata^),证此实相之智慧称般若(prajn~a^),或者般若波罗蜜多(prajn~a^- pa^ramita^),而在唯识思想中,实相是圆成实性真如(parinis!panna- svabha^va- tathata^),证此实相之智慧称无分别智(nirvikalpa- jn~a^na)。按照唯识思想,凡圣之别,在于有无无分别智的证得,无分别智之圆满即是佛果。因此,对无分别智及其所缘境界、生起的认识,在唯识学中非常关键。本文借助唯识学文献中的几段梵文、藏译文、玄奘汉译文之对比,探讨一下无分别智及其所缘、生起等问题。在讨论中,有梵文者,以梵文、奘译汉文对比为主,藏译文为补充;无梵文者,以藏译文与奘译汉文来作对比。

 

一、             无分别智

 

在无分别智证悟真如之契合中,无分别智是能缘,而真如是所缘。但无分别智作为能缘,与虚妄分别识(abu^ta- parikalpa- vijn~a^na)之认识形式相较,在性质与认识模式(行相)、所缘境方面有特别的相异之处。就其体性而言,无分别智是依他起自性之有为法,这点与一切虚妄分别识相一致,但二者一为清净(paris/uddha),一为杂染(sam!kles/a),在性质上截然相反。在认识模式上二者也是相对立的,一为无相(nira^ka^ra),或者说无分别(nirvikalpa),一为有相(sa^ka^ra),或者说有分别。而在所缘境方面二者亦是根本不同,虚妄分别识之认识对象是种种之显现,而无分别智之所缘为无差别之真如。总之,无分别智或称为无分别,相异于凡夫识之为分别,或称无分别之智,相异于凡夫识之为分别识。

无分别智作为殊特之认识在《摄大乘论》中以五相给出了说明:

 

此中无分别智离五种相以为自性:一离无作意故,二离过有寻有伺地故,三离想受灭寂静故,四离色自性故,五离于真义异计度故。离此五相,应知是名无分别智。[1]

 

相应藏文为:

 

        de la rnam pa lngas rnam par spangs pa ni | rnam par mi rtog pa’i ye shes kyi ngo bo nyid ces bya ste | yid la mi byed pa yongs su spangs pa dang | rtog pa dang bcas pa dang | dpyod pa dang bcas pa’i sa las shin tu ’da’ ba yongs su spangs pa dang | ’du shes dang | tsor ba ’gog pa nye bar zhi ba yongs su spangs pa dang | gzugs kyi ngo bo nyid yongs su spangs pa dang | de kho na’i don la bkra bar ’dzin pa yongs su spangs pa’i phyir te | rnam par mi rtog pa’i ye shes ni | rnam pa ’di lnga yongs su spangs par rig par bya’o ||[2]

 

此二译文独立译自梵本,内容相当一致。文中以遮诠方法显无分别智(rnam par mi rtog pa’i ye shes)之体相。因为无分别智行相与所缘皆无分别,表诠无法直接给出界定,用遮诠来反显应该是自然的。即以断(yongs su spangs pa)五种相显。一者,此智名无分别(rnam par mi rtog pa),并非不作意(yid la mi byed pa),而是不以分别之行相作意。若无作意即名无分别,熟眠、沉醉、闷绝等应是无分别智。二者,此智名无分别,并非无思察思择,只是与三界心识之分别相相违而已。否则,应超过有寻有伺地(rtog pa dang dpyod pa dang bcas pa’i sa)即名无分别,这样,第二静虑已上一切地皆超过有寻有伺,此等地所摄一切凡夫、声闻之智应是无分别智,但不然。三者,此智名无分别,并非是入于灭尽定之相,而是此智生起时,相应有清净识转动。若想受灭(’du shes dang tsor ba ’gog pa)寂静即名无分别,则此定灭一切分别之心心法,智亦应无,无智相故。四者,此智名无分别,并非是无觉受分别功能之物,并非是“顽钝无思”,而是一种不可言说之认识能力。否则,****(gzugs kyi ngo bo nyid)即名无分别,色之物应是无分别智。五者,此智名无分别,并非是有分别行相,而是于所缘真如平等冥契,离言自内证悟。若于所缘真如(真义,de kho na’i don作加行名无分别,则分别识应是无分别智。加行相即分别相故。由前述五相,即显无分别智之体相。所以无分别智即是所谓非心而是心”之净心(cittasems),非识而是识之净识(vijn~a^narnam par shes pa),非智而是智真智(jn~a^nashes pa),即离妄倒之如实心,离杂染之清净识,离分别之平等智。《摄大乘论本》云:

 

非于此非余,非智而是智,与境无有异,智成无分别。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所分别无故,无分别智无。[3]

 

相应藏文为:

 

        de la ma yin gzhan la min || mi shes pa dang shes pa’ng min || shes bya dang ni khyad med pa’i || shes gang de ni mi rtog nyid || rnam par brtag bya med pas na || chos rnams thams cad rang bzhin gyis || rnam rtog med par gang phyir bzhed || de phyir shes de mi rtog nyid ||[4]

 

汉译文与藏译文在****个颂一致,但在第二个颂差别很大。藏译第二颂可译为:“所分别无故,许一切诸法、本性无分别,智亦无分别。”玄奘译文中**后一句为“无分别智无”,与论中该处诸颂颂意不相合,显然有问题。藏译“智亦无分别”与论中该处诸颂颂意相合,梵文原颂意应如此。所引二颂说明了无分别智成为无分别(mi rtog nyid)之道理。****颂说明,无分别智之所缘非是依他起性,亦非是遍计所执性,而是圆成实性真如;不缘分别性法,可说非是分别之智,然而,虽不缘分别法,但仍是能缘,能缘无分别真如,仍是智;由所缘无分别,能缘与之相应契合,智即成无分别。第二颂说明,所分别之外境无故,一切法皆无差别而成无分别性,无分别智亦是如此,而为无分别性。

 

[1] [2] [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2006-2020)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蜀ICP备20023647号-1 版权所有: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

藏传佛教文化网: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代建网站 招募信息

技术支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维护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