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虚云禅师开示记
茗 山
按:这篇文献,乃茗山法师所记一九四二年冬十月虚云老和尚于南岳祝圣寺所讲之开示,摘自《佛化新闻》1943年7月29日第292期,为岑学吕居士原编《虚云老和尚年谱法汇》中所未收录。这篇开示虽然简短,但其内容,对于修行人来说却非常重要。今转刊于此,与广大读者分享。
民国三十一年农历十月初六日,余因送宝住老和尚灵龛入塔,特由来阳金钱山到南岳上封寺,恰巧我们久仰的禅宗大德虚云禅师也因中央请往重庆,顺便道来岳。当时祝圣寺大众曾请他老人家讲开示,我也随众参叩听讲,特提笔录之,以饷读者。 是当天的晚上,在南岳祝圣寺的大讲堂中,坐着六七十位热心向学的僧青年,情绪紧张而严肃,静静地没有一点声音,使偌大一个讲堂,全部陷于沉寂的气氛里。 不久,灵涛法师手提一盏玻璃灯笼,引着云公来到讲堂。“起立!”一个突然的声音,自灵根同学口里发出,于是,全体同学都站立起来。先由灵涛法师略略介绍了几句之后,云公从容走上讲台,在预置的马凳上结跏趺坐,慢慢说道: “各位同学!虚云业障深重,知识浅薄,承灵涛法师要我来说几句话,真惭愧苦恼极了!你们都是夙植慧根的人,能在这混乱的世界,安居此地读书,真是**胜因缘。你们既得此**胜因缘,就要保持下去,不要空过光阴,应勇猛精进修学!哎,我年纪老了,病又才好些,说话提不起气来,要我说些甚么呢?” 他这样谦虚地说了几句,沉默一会,便继续开示法要,大概可分为三点: 一、解要圆,行要方。他说:“我们修学佛法的人,解要圆,行要方。何谓圆呢?就是圆融无碍。因为佛法竖穷三界,横遍十方,放之则弥六合,收之则退藏于密。搬水运柴,无非学道,松风水月,俱可参禅。所以宗门下人,不可谤学教为说食数宝、学教无益:也不可谤参禅为空心忌坐。要知宗即无言之教,教乃有言之宗,宗教本无二致,无非体用而已。况佛祖方便,说种种法门,悉为对症药方,如是观者,即为圆解。何谓方呢?就是中正不倚,当作则作,当止则止,当任即任,当灭则灭,规规矩矩,恭恭敬敬,一毫不苟,一丝不乱。所以修行的人,要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古来许多大德,功成德立,皆原志行坚决,始终不渝。如是修者,斯为方行。” 二、戒定慧之要义。停了一会,又说道:“本师释迦牟尼佛,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秋,无非悲悯众生,应病与药。众生有甚么病呢?如贪嗔痴是。佛陀有甚么药呢?如戒定慧是。我们修戒,要修比丘菩萨之净戒,不要奉那些外道邪戒,有损无益。我们修定,要修如来祖师之真定,不要学那些凡小外道定,因为那是不究竟禅,仍须堕落的。我们修慧,要修如来金刚妙慧,不要学那些星相阴阳、世智聪辩、凡外邪说,自取流转,反而为祸。更要知道戒定慧贯通之要义。戒是止恶防非之义,恶非既止,定慧自生,定是制心一处之义,内心不乱,戒慧全彰;慧是随缘觉照之义,觉照一切,戒定双融。举三即一,举一即三,只在修学的人,善加体会与力行罢了。” 三、放下着。“哎”,他又叹口气说道:“我们罪障深重,都是吃了放不下的亏!放不下,就是耐不得烦,吃不得苦,好面子,想出风头。我们无始以来,所有我慢、贡高、贪嗔、嫉妒等种种习气毛病,总是放不下来,以致流转六道,无有出期。记得有一次,佛在说法时,有一仙人,两手执花献佛。佛说:‘仙人,放下着。’仙人乃将左手拿的花放下。佛又说:‘放下着。’仙人又把右手拿的花放下。佛又说:‘放下着。’仙人惊问道:‘世尊!您先教我放下,我已放下左手的花;后教放下,我又放下右手的花;现在两手皆空,又教放下,我不知道放下个甚么呢?’佛说道:‘我要你放下的,并不是手内的花,而是要你放下外六尘,放下中六根,放下内六识呀!’仙人当下大悟,就证阿罗汉果。诸位同学,也要学仙人一样,放下六尘,放下六根,放下六识才对!” **后,他又道:“未了,我有两句家常话,贡献各位: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话,三岁小孩虽能说出,而八十老翁行不得。希望各位终身行之不懈,就好了。” 他说话的语气,一句一停,余音常带了“啊”,因为他老人家带着病,仍不惮苦口婆心,谆谆教诲,实在令人感动。 次晨饭后,陪云公往各地参观,并于祝圣寺门前,集合全体僧众,摄影留念。午后,由南岳到衡阳,又陪赴大罗莲寺参观。略坐片刻,送往赈济会休息,以便今晚搭车赴桂转渝。临别时,云公对我道一句“有缘再会”。我真想“再会”,只希望他日“有缘”哩! (摘自《佛化新闻》1943年7月29日第292期)
转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