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会介绍-动态信息-项目合作-资助鸣谢 译经动态-古今译坛-珍藏宝典宁玛-萨迦-噶举-觉囊-格鲁-本波民俗文化-圣地寻访-唐卡故事-专家学人 课程学习-学员之家-读书禅修-下载区奇人异事-非常专题资讯互递-慈善援助-放飞生命-义工社区 怎样入会-会员活动-咨询服务-会员专栏TBCN论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译经院 - 古今译坛
发表日期:2007年4月21日 出处:玄奘国际学术研究讨论文集 作者:方广锠 编辑:admin 有13210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玄奘“五种不翻”三题

   

    方广锠(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玄奘法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佛教理论家、翻译家。他对中国佛教、中国文化乃至亚洲文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鲁迅曾称玄奘这样的****人物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本文拟仅就玄奘提出的“五种不翻”略述己见。

 

       一、五种不翻的出处

 

    根据目前所得资料,近代以来,我国**早对玄奘“五种不翻”进行研究的是梁启超。他在《佛典之翻译》一文中指出:“翻译之事,遣词既不易,定名尤**难。全采原音,则几同不译。易以汉语,则内容所含之义,差之毫厘,即谬以千里。折衷两者,**费苦心。”[1]然后举鸠摩罗什、玄奘为例说明之。其中关于玄装的文字如下:

 

       而奘公亦:“五不翻:一、密故,如陀尼。二、含多故,如‘薄伽’。三、此故,。四、古故,如‘阿耨菩提’。五、生善故,如‘般若’。(周敦《翻序》引)”[2]

 

    梁启超称记叙玄奘“五种不翻”的资料出于周敦义《翻译名义序》。周敦义,南宋荆溪人,自号唯心居士。他的这篇序文写于绍兴二十七年丁丑(1157),今天依然保存在大藏经中。现据《大正藏》本录文如下:

 

       唐奘法师论不翻:一、密故,如陀尼。二、含多故,如“薄伽梵”具六。三、此故,如阎净树,中夏实无此木。四、古故,如“阿耨菩提”,非不可翻。而摩常存梵音。五、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轻浅[3]

 

    比较上述两段文字,梁启超引文对周敦义原文有删节,有修订。他保留了周敦义原文的主要内容,删略了说明性文字。原文将“阎浮树”误写为“阎净树”,梁启超作了订正,但未作订正说明。梁启超这种删略原文的引文方法及订正的方法,不符合现代学术规范。但中国处于新旧之交的文人,行文时大抵如此,故不应苛责前贤。

 

    其后五老旧侣的《佛教译经制度考》、罗根泽的《佛经翻译论》都论及玄奘的“五种不翻”,也都称出自周敦义的《翻译名义序》[4]。他们的引文虽有瑕疵,但大体能尊重原文[5],不像梁启超那样任意撮略,这是现代学术规范逐渐普及的结果。

 

    然而,玄奘“五种不翻”其实并非出于周敦义的《翻译名义序》。这个问题,是台湾曹仕邦发现的。他在1979年发表的《中国佛教译经史研究余渖之四》中指出:“举凡治佛教史或研究翻译方法的学人,莫不知唐时玄奘三藏(602664年)提出所谓‘五种不翻’之说,谓遇到五种情形,对梵文仅译音而不译意。此说一般人均误以为保存于南宋周敦义为释法云(10881158)编集的《翻译名义》(大正藏编号2131)一书所撰的序文中。仕邦以前亦有此误解。实则奘公之说,保存于《翻译名义集》卷一<十种通称>的“婆伽婆”条中,周氏不过节引之而已。”[6]

 

    现据《大正藏》本,把《翻译名义集》卷一中法云原文抄录如下:

 

        唐奘法明五不翻:一、密故不翻,陀尼是。二、多含故不翻,如“薄伽梵”含六故。三、此故不翻,如。四、古故不翻,如“阿耨菩提”,可翻之。但摩存梵音故。五、生善故不翻,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令人生敬,是故不翻。[7]

 

    比较法云原文与周敦义引文,可知周敦义的引文,对法云原意虽无改变,但行文却相当随便。这已经不是什么删略,而几近于改写;且将“阎浮树”误写为“阎净树”。但这正是古人引书的风格。我们阅读古书及从事古籍整理,对这种情况,必需予以注意。

 

    自从曹仕邦提出“五种不翻”的正确出处之后,台湾的一些学者注意到这一点,在此后的相关论著中采用了新的说法。如王文颜《佛典汉译之研究》谓:“‘五种不翻’是玄奘**具体的译经理论,记载于南宋法云《翻译名义》****卷十种通号****“婆伽婆”条(周敦义为法云此书写序,亦节引此段)。”[8]遗憾的是大陆的学者几乎无人注意这一点。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19847月出版)、杨廷福《玄奘论集》(19867月出版)、陈扬炯《玄奘评传》(19959月出版)、曲军锋:《玄奘法师在翻译事业上的贡献》(199512月发表)、马佩主编《玄奘研究》(19977月出版)、成梅《以现代翻译理论为观照的玄奘译学贡献新探》(20024月发表),论述“五种不翻”时,均称出于周敦义《翻译名义序》;或不提出处,直接引用周敦义《翻译名义序》的引文。[9]

    学术所以能够发展,在于它能够积累。因此,尽量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是学术发展的必要前提。希望佛教研究界的朋友,今后能够更加注意这一问题。

 

    除了南宋法云外,北宋释赞宁在他的《宋高僧传》卷三中也提到“五种不翻”:

 

       [10]道安也,“五失三不易”;琮也,籍其“八”;明也,撰《翻经仪式》;玄奘也,立“五不翻”。此皆左氏之凡,同史家之例。[11]

 

    赞宁(9191001)距离玄奘时代约350年。他提到玄装的“五种不翻”,但未解释具体内容,未提及资料来源。法云距离玄奘已将近五百年,介绍了“五种不翻”大致内容,但也没有解释资料来源。我们目前能够得到的关于玄奘“五种不翻”的资料,祇有这两条。我感兴趣的是,三、五百年后的赞宁、法云是如何得知玄奘的这一“五种不翻”的?可以推测,这一数据一定记载在某部著作中,而赞宁等人见到过这部著作。那么,这是一部什么著作?它亡佚于何时?这部著作或它的某些断片是否还保存在某处,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分页---]

 

二、五种不翻的渊源

 

    玄奘的“五种不翻”有它的发展渊源。据笔者所知,**早提出这一问题的是杨廷福。他在所著《玄奘论集》中说:

 

        玄奘在实际中,于音和问题,在广亮法“五不翻”的基上,提出了“五不翻”[12]

 

    指出玄奘“五种不翻”有其发展渊源,这是杨廷福的贡献。但杨廷福对“广亮法师”及其“五不翻”未作任何介绍。笔者查索各种资料,均未发现“广亮”法师的存在。其后看到曲军锋撰《玄奘法师在翻译事业上的贡献》,称:

 

        广州大亮法曾立“五不翻”。……(玄奘)法在自己多年的翻译实践中,又提出“五”的经验总结,比广州大亮提出的“五不翻”更加完[13]

 

    曲军锋在注释中指出,关于广州大亮法师立“五不翻”的资料见隋灌顶撰《大般涅盘经玄义》[14]。由此看来,杨廷福所谓“广亮”,可能是“广州大亮”之误。

 

    根据这一线索,笔者查索了《大正藏》。发现原文为灌顶解释《大般涅盘经》经名之“释名”的一部分。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在此将“释名”部分的相关文字标点、分段后,移录如下:

 

        名又五:翻、通、、假、

        翻者,四谓无、有、亦有亦、非有非

        初言“”者,天竺五不同。、南、中三方,奢切小殊;西北两处,大。如言“摩”、“摩酰”,“泥曰”、“泥洹”,此三方;如言“洹隶盘那”、“般涅那”,此二方。如此,楚夏耳。有人以“泥曰”目卷,“泥洹”目六卷,“涅”目大本,是皆不然。卷明八十常,六卷明金可以方言简义?《婆沙》云“涅那”。今经无“那”字,盖译人存略耳。《肇》以“摩彼土正音,古今承用。

 

       其各者,凡有五家:

       一、广州大亮云:一名含名,家所以不翻,正在此也。名下之,可作异释。如言“大”者,莫先为义。一切法,莫先于此。又“大”,常也。又“大”是神通之极号,常之都名。故不可翻也。

 

       二云:名字是色、之法,不可一名累书众名,一义迭说众义,所以不可翻也。

 

       三云:名是上之名,是名下之。名既是一,义岂可多?但一名而多。例如此息字,或“子息”、或息”、或“止住之息”、或暂时消息”、或示消息”。若一失,故不可翻。

 

       四云:一名多,如“先陀婆”,一名四多,不可翻也。

 

       五云:“先陀婆”一随时各用。智臣善解,契王心。涅。初出言“涅”,涅即生也。逝言“涅”,涅也。但此翻彼密,故言翻也。[15]

 

    《大般涅盘经玄义》卷一此段文字解释《大般涅盘经》经名,故曰“释名”。灌顶认为“释名”应从翻、通、无、假、绝等五个角度进行。其中“翻”,即“翻译”,又包括无、有、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等四个方面。这里所谓“无”,就是说“摩诃涅盘”这个词在汉文中没有可以对应的词汇,无法翻译,也就是主张“不翻”,采用音译;所谓“有”,就是认为汉文中有可以对应的词汇,可以翻译,亦即主张翻译为汉文;“亦有亦无”即“亦可翻亦不可翻”;“非有非无”即“非可翻非不可翻”。而“五不翻”是灌顶论述“无”,亦即“不翻”时谈及的。

 

    按照灌顶的说法,东印度、南印度、中印度的方言虽有不同,差别不大;而西印度、北印度则差别较大。此前人们习惯用用“泥曰”称呼两卷本《涅盘经》(指竺法护译本),用“泥洹”称呼六卷本《涅盘经》(指法显译本),用“涅盘”称呼四十卷本《涅盘经》(指昙无谶译本)。但主张“不翻”的人认为,“泥曰”、“泥洹”、“涅盘”等反映的是印度各地方言的差别,而两卷本、六卷本、四十卷本《涅盘经》的主题各有侧重,不能仅用方言词来区别之。下面灌顶说,主张“不翻”的人们,又可以分为五家,并逐一加以介绍。其中****家是“广州大亮”,其余四家,祇介绍观点,没有介绍代表人物。

 

    也就是说,按照灌顶《大般涅盘经玄义》的记载,南北朝、隋初有五家主张对“摩诃涅盘”一词采用音译,广州大亮祇是其中一家。因此,说广州大亮立“五不翻”,恐怕是误读灌顶《大般涅盘经玄义》的结果。

 

    或许有人会这样提出问题:灌顶上文中“二云”、“三云”等等,引述的都是大亮的观点。因为五条观点都是大亮提出的,所以仅在****条揭示大亮的名字,此后省略。也就是说,大亮确有“五不翻”之论。

 

    上述说法不能成立。

    首先,佛典注疏中所谓“家”,必定指不同的人物或流派,不可能指同一个人的几条不同的理由。灌顶在下文介绍“有”,亦即主张应意译为汉文的人们的观点时,称共有十家,并一一提出他们的名字,如竺道生、庄严大斌、白马爱等等。与注疏中“家”的用例一致。所以,前此之“五家”,必然是五个人。我们不能因为灌顶省略了其余四家的名字,而把其余四家的观点都归在广州大亮的名下。

 

    其次,考察上述五家之言,虽然叙述角度不同,所论大抵为由于一词多义,故无法翻译。这些言说,本出于众口。灌顶博闻广搜,汇聚在一起,罗列为诸家观点,亦即不同人物的言论。灌顶这样做,自然无可厚非。如果这些话是广州大亮一人的言辞,则灌顶的罗列等于同义反复,也就不能成立。

 

    推翻广州大亮立“五不翻”说的同时,应该强调指出,对于梵文名词汉译的问题,玄奘之前,的确已经有过热烈的讨论。这些讨论,对玄奘“五种不翻”的提出,想必产生过积极的启发作用。从这个角度讲,玄奘的“五种不翻”,并非孤明自发,而是有它的渊源所自。《大般涅盘经玄义》卷一提到的仅相当于玄奘“五种不翻”中的“多含故不翻”。玄奘的另外四条不翻,前此其实也有讨论,比如《弘明集》中颇多相关记载。有关玄奘“五种不翻”的发展渊源,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发掘。

 

[1] [2]

相关专题: 玄奘国际学术研究讨论文集
专题信息:
  玄奘和法显有关斯里兰卡历史和宗教的记载(2007/4/23 15:24:52)[6517]
  玄奘法师、唯识宗对越南佛教思想的影响(2007/4/23 15:18:19)[3774]
  文雅圆测《成唯识论疏》研究(2007/4/23 15:11:51)[7487]
  玄奘的戒学生活、伽蓝见闻与律学观点(2007/4/23 15:02:28)[8083]
  现 量 观 的 变 迁(2007/4/23 14:51:17)[8695]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2006-2020)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蜀ICP备20023647号-1 版权所有: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

藏传佛教文化网: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代建网站 招募信息

技术支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维护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